畢竟這個世界有那么多的材料,到底哪一種是最適合電燈的,誰也沒有答案。
如果自己嘗試一千次都比不過人家嘗試十次,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好!那我們接下來就趕緊分工一下,盡快的找到最適合制作電燈的材料。”
伴隨著李諺的這話,蒸汽機研究所里頭所有人的工作都開始有了變化。
為了避免泄密,今天的所有人在論文發表之前,都不允許離開蒸汽機研究所。
……
“太子殿下,這段時間大家向我們《科學雜志》上面投稿的論文數量成倍的增加。
雖然最近一期的雜志已經增加了版面,但是還是有點不能滿足要求。
以往雖然也有挺多論文投稿,但是不少都不符合我們發表的條件。
但是最近這段時間的論文,質量普遍都非常的高。
屬下覺得是不是可以考慮將《科學雜志》從原本的一月一刊變更為一月兩刊,甚至偶爾還可以再發行特別刊呢?”
《科學雜志》在大唐科技圈的影響力特別大,所以劉界根本就不敢直接自己排版做出這樣的重大變更。
“聽說這段時間很多書院和作坊都在研究電磁相關的東西,還有那煤油發動機的各種零件。
這些論文基本上都是這個方向的嗎?”
雖然各個書院現在都有屬于自己的論文發表平臺,但是到現在為止,《科學雜志》還是獨以檔的存在,沒有誰能跟他比。
大家也都是以在《科學雜志》上面發表論文為榮。
“是的,新增加的論文主要是這些方向的。
特別是跟電相關的內容,論文數量非常的多,甚至有些實驗室一口氣就投了好幾篇。”
劉界以前為缺少高質量的論文而操心,現在又要為論文太多而煩惱。
做一個合格的書院負責人,真的是好難啊。
“這樣吧,《科學雜志》的主刊還是一個月發行一次。
但是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再另外設立一個《科學物理》和《科學化學》的子刊物,也是一個月印刷一次。
對于質量特別好的文章,放在主刊上面發表。
對于相對差一點的就放在子刊物上面。
這樣我們也留下了冗余的地方,以后可以根據需要增加《科學醫學》或者《科學算學》之類的其他刊物。”
要解決這個問題并沒有多大的難度。
只不過劉界不敢自己做決定而已。
“如果這樣的話,倒是基本上夠用了。
要是一次性分流的太多了,也不一定是好事。
其他的子刊物就留在以后慢慢來擴展了。”
劉界立馬跟著附和了李寬的提議。
“這段時間觀獅山書院各個實驗室和研究所的實驗經費支出應該比較大。
只要合理的支出,你也不用過多的取締。”
對于科研投入,李寬一直都是很支持的。
反正哪怕是他當了皇帝,朝廷的收入也不會去指望自己旗下的那些作坊。
只有把工商業這個大蛋糕做大做強了,朝廷的賦稅收入自然就變多了。
“屬下明白!”
……
磁鐵在大唐本身不是一個用量很大的東西。
在此之前,也就是指南針和其他少數地方會使用到磁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