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功時。
將藥膏加陳酒、醋、水各20斤,共同煎濃,貯磁缸中。練功前,先將臂入浸少刻、取出甩干再練。練功后,照法再洗一次,即可去毒消腫。
容不得半點馬虎。
哪怕僅有數人常年習練,常年購買練功藥膏,霸王門也能賺來不少開銷。
如此秘方。
即使是世上最通藥理的神醫,也難倒推出來。
唯陳季川。
一眼看破,不假外求。
除了硬功橫煉之外,陳季川對各門、各路武學來者不拒。
如輕身功夫——
飛行功、飛檐走壁法、跑板功、輕身術、穿窗功、壁虎游墻術、翻騰術、跳躍法、一線穿、穿縱術。
與陳季川昔日所學‘陸地飛行術’有異曲同工之妙,亦有不同擅場。
如跑板功。
就是操練攀登墻壁的一種功夫。
如翻騰術。
屬輕身功夫,練成之后,凡遇危崖削壁之地,無可著手則已,如稍有著手之處,即可攀藤附葛,隨意升降,雖柔枝嫩葉,亦可借勁。山地林間行進,最合適不過。
又如跳躍法。
一旦練成,無須鼓氣作勢,一步跨出,足有二三丈之遠。配合‘陸地飛行術’,任是溝壑當前,也能一步越過,速度絲毫不減。
再如一線穿。
此功又名‘水上飛行術’。
這是蹬萍渡水、踏雪無痕的功夫。
大成之日。
扔出一根蘆葦,也能橫渡江河,可謂‘一葦渡江’之絕頂輕功。
陳季川原先所學‘陸地飛行術’,平地神行最為稱道,崎嶇坎坷之途,也能如履平地。懸崖峭壁,亦可獨來獨往。
但論及飛檐走壁,不如跑板功、壁虎游墻功。
論及借力、舉重若輕,不如翻騰術。
論及水上行走,不如一線穿。
每一門功夫難免有重疊,自然也各有側重。陳季川有‘陸地飛行術’的底子,再修習此類功夫,得心應手進步極快,輕身功夫愈發厲害。
不止硬功橫煉。
不止輕功身法。
陳季川對各路武學來者不拒,錘煉臂力、腿力,提升氣力根本。
如上罐功,練的就是兩臂懸勁并兩手之握力。與分水功配合,兩臂之力更強,箭術也水漲船高。
如拔山功,此為提掣之功,完全用手腕之虛力,來摧折敵人。
又如足射功,練成之后,交手之際,遠則出其不意踢磚石以擊之;近則以足踢其下部,無不應聲而跌者。
此功對腿腳力量,對腳趾的要求極高。
陳季川練有‘臥虎功’,腳趾之力足有千斤,有此根基,足射功欠缺的僅是經驗與些許火候罷了。
再如腿踢功,與‘鐵掃帚功’相似又不同。后者練的是兩腿抗擊打能力,前者練的則是腿部氣力。
“兩腿踢起快如風,上下翻飛力無窮。單踢砂袋兩百斤,腳踢敵人影無蹤。”
與鐵掃帚功煉就的一雙鐵腿配合,實在威力無窮。
武人有云:寧挨十捶,不挨一腿。
又言:十捶打不傷,一腿命無常。
譚派之所以名震北方武林,便是因為其‘十路譚腿’將腿法厲害練到了極致。
發出連環腿,擊敵如飛灰。
陳季川煉鐵掃帚功與腿踢功,配合‘金刀換掌功’練來的手眼身步,與譚腿宗師對上,以腿功相對,勝負還未可知。
可惜的是。
冬日里,行路難。
去年冬月,譚派十三太保就跨過濟水,行至大燕中部。可四個多月過去,如今連三月都快過去,十三太保卻還未曾踏入嶺南境內。
怕是趕不上了。
……
這一日。
朝陽初升。
陳季川在后山崖巔,全身仰臥在一塊平整青石之上。小臂屈轉,使拳面向上,足力抵地面,兩腿挺直。然后運力于兩肘,力抵地面,使全身上抬,除肘二部著地外,余均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