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他也想借著此番重修,將他在開啟玉泉世界之前的那段時間,參悟‘大梁道果’、‘棲真子道果’、‘安濟世道果’所得來的感悟、心得用實踐一一印證。
一來夯實根基。
二來對日后突破極限興許也有幫助。
每日修行功法總有極限,不可貪功冒進,于是空下來的時間就更多了。
除了琢磨《劍圖》、《陳門七十二法》、《太陰煉形法》之外,陳季川還要鉆研劍法、煉丹、術法、培藥、靈米、教授弟子。
時間排布滿滿當當,日子過的極為充實。
每當修習劍法有所得,總是心生歡喜。
每當又掌握一種丹藥的煉制,也會高興幾日。
每當術法修行明悟些許關竅,威力更進一步,同樣會喜不自禁。
修仙就如同學習。
一旦沉入進去,非但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每有進步,就像是解出一道難題,好似三伏天喝了一碗涼茶,全身都通透舒適。
重修一世。
不假丹藥,不借源力,僅憑自身修行。
陳季川的修為也在飛速進步。
來到回音谷這這一年,即進入玉泉世界的第八年,陳季川內功六層、外功六層、道法六層。
六年后。
內力渾厚,丹田開辟,神與氣和,功成先天。
又十年。
先天內力充斥丹田,淬煉為真氣,成就先天二境‘真氣境’。
而后歷經一十六載。
一身先天真氣圓滿,量變引發質變,化為先天真元,達到生生不息、循環不止的層次。
《劍圖》修習至第九層,成就先天三境‘真元境’。
至此。
陳季川距離玉泉山、玄幽海中那些先天極限、內功十層,僅有一步之遙。
這一年。
陳季川五十七歲,骨齡四十一歲,進入玉泉世界三十九年,來到回音谷三十二年。
……
金秋時節。
晴空萬里。
這一日。
雄鷹振翅,一名身著長衫的儒士坐在雄鷹背上,兩手僅僅攥住韁繩。
狂風呼嘯。
極力穩住身形,以免被掀翻下去,跌的粉身碎骨。
雄鷹速度極快。
哪怕背上載著一人,也沒遲緩多少。
黎明時起飛,中午稍稍休息半個時辰。等到傍晚時分,就已經飛躍兩千里,來到三界關‘回音谷’。
雄鷹俯沖而下。
從天上往下看,回音谷早就變了模樣。
不但谷中多了幾座氣勢磅礴的建筑,在谷外,更是一座座宮殿或是嵌在崖壁上,或是立在半山腰,或是聳立山巔。
細一數。
怕是有十多座宮殿,上百間房屋。
有人在山巔練劍,有人在水中練拳,有人在云臺上打坐....
眾人眾相。
不一而足。
雄鷹俯沖,落在回音谷后方鷂子山頂。
伍守陽翻身下來,頭發、衣衫都有些凌亂。
有弟子上前,沖伍守陽躬身喚道:“大師伯。”
“師父可在谷中?”
伍守陽將操控飛鷹的韁繩遞給這名弟子,同時出聲問道。
“師祖在劍閣中。”
那弟子一面牽住飛鷹,一面恭敬回道。
“好。”
伍守陽應一聲,將身上凌亂衣衫、散亂的頭發隨手打理一番,同時大步流星就往山下回音谷跑去。
徑直入‘劍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