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仙尊在一眾仙尊中最為古老,但她最淡泊,乃至被人稱作‘避嫌仙尊’,想來也是不想被諸多俗務煩擾,壞了她的心境。
“真靈烙印仙門,萬劫不磨。”
“但心靈不行。”
陳季川不同于他們,他與王彥一般,可以繼續修行,感受天地浩渺,感悟大道玄妙。
不過王彥修的是‘七情意境’,而他修的是‘五行意境’。
“陰陽五行構筑世間萬物,我修《五五大衍真經》,走的便是五行大道,參悟五行意境最是得心應手。”
修行功法的重要性與存在感體現在方方面面。
如修煉術法神通。
陳季川最早修的是《白虎劍獄經》,于是修行‘七元解厄如意天罡分光劍訣’等金屬性術法便如虎添翼,進展神速。
施展出來的威力也不尋常。
可是其他術法不論是參悟的速度還是施展的威力都要差上一重。
這就是功法對術法的加持。
比如現在。
陳季川轉修《五五大衍真經》,在‘五行遁法’、‘六丁開山法’、‘天一玄陰真水’等五行神通、術法上面的進展就快上許多。
這是神通術法方面。
在參悟大道方面更是如此。
“我修的是五行功法,自然是參悟五行意境最合適。”
“如果強行去參悟陰陽、生死、因果等等大道,不說事半功倍,也必定艱難許多。”
五行大道博大精深。
五行意境同樣深奧。
陳季川整日搬運法力,又在各種五行圣地中修行。
如今重明界中再無敵手,原先被各大仙庭、各位天尊掌控的各處寶地,陳季川都可以隨意出入,隨時修行參悟。
道曰無名,玄之又玄。
意境僅是修士對大道的膚淺理解,僅是大道的一點皮毛。
其進展無法用具體的刻度去衡量,只自身隱約能感受到。
大約。
似乎。
好像。
仿佛。
一切都是模糊的。
因此大多數時候,就連四階巔峰修士自身都不知道自己距離五階到底還有多少距離。
有時候覺得近了,實則還差的遠。
望山跑死馬。
在前往五階的道路上,倒下了一批又一批的仙道修士,其中倒在四階巔峰、四境九重后的仙尊級修士同樣數不勝數。
王彥在這段路上。
陳季川現在也在這段路上。
心中渴求著五階,奮力追趕,但只能回頭瞧見來時路,卻看不清前方盡頭。
時間如流水。
在肆意奔騰。
晉升四境九重后,不用再刻意修行法力、淬煉肉身、蘊養元神,陳季川的時間一下子充裕起來。
在感悟‘五行意境’之余,他又將陣法、煉器、煉丹、制符等技藝撿起來,繼續鉆研。
修為更高,道行更高,視野大不相同。
陳季川對于這四種技藝又有新的認知。
九重天上海量資源盡數被他調用,用以打磨技藝。
玉明仙尊臨走前,將玉明仙庭中事務梳理妥當,然后全部交給陳季川。
兇禽山一脈入主玉明仙庭。
而偌大的九重天,偌大的重明界中,其他七座仙庭隨著仙尊天尊盡數沉睡,也都分崩離析,化整為零散落在各處,已經不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