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慣例,秦子川找來幾個血型和病人相同之人輸血,現在大唐都知道抽血不會死人了。
秦子川這次只是指導。
“開始吧。”
隨著一聲令下,麻醉,輸血,開膛破腹,切割盲腸,縫合。
在秦子川的指引下,孫思邈順利的完成了大唐第一臺手術。
消息傳出,整個長安都轟動了,醫學院的名頭更上一籌了。
從此,腸癰再也不是絕癥了。
盲腸手術在未來只是一個不值一提的小手術,但在大唐卻引發巨大的轟動,這是秦子川始料未及的。
不過也沒有關系了,反正效果是積極的。
醫學院的事情,秦子川直接甩手給了孫思邈了。
當然,他還把《本草綱目》給弄出來了,然后給孫思邈送去,當然作者還是李時珍,秦子川自然不會占據這種名頭。
看了之后,孫思邈驚為天人,要找李時珍交流醫術,秦墨只好找借口說李時珍去了海外,托他把醫術流傳下來。
對此,孫思邈非常遺憾,李二陛下偶然從孫思邈口中得知此事,也直嘆可惜。
醫學上面的事情,秦子川就此不管,他的精力轉移到了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什么。
那就是報紙。
經過一段時間緊鑼密鼓的籌備,大唐第一份報紙終于要發行了。
報紙是他計劃里非常關鍵的一環,他必須要和士族爭奪在民間的輿論權,同時傳播他的理念和思想,實施他的宏圖偉業。
別看五姓七望在朝堂上的勢力被李二陛下一掃而空,在地方上,五姓七望的影響力比朝堂更大。
更何況地方的許多官員都是五姓七望之人,或者與他們關系密切。
這種根深蒂固的影響力就連李二陛下也頗為忌憚,但卻沒有什么辦法。
直到秦子川提出了籌辦報紙,與士族爭奪輿論的控制權才成為可能。
報紙名為《貞觀民報》,顧名思義,就是給老百姓看的報紙。
報紙的板塊有儒學、時政、科學、醫學、農業、經濟、故事等板塊,照顧到了所有的人群。
這期主筆的陣容非常強大,孔穎達和顏師古都在上面發表了文章。
除了孔穎達和顏師古等大儒,還有孫思邈在醫學常識的板塊發表了一些醫學的常識。
農業板塊請的是賈路仁進行主筆,進行農業知識的普及。
科學主要是普及一些天文地理的趣事,這是秦子川從系統上搜集而來的。
經濟也是秦子川主筆,有他對經濟現象的普及。
故事板塊則是直接抄一些有趣的寓言故事。
報社直接設立在中科院里,掛一個報社的牌匾就算成立了。
印刷方面的工作則是交給印書坊,因為這事有李二的大力支持,人工方面的成本,老陰貨等人和秦子川商議過后,決定全免了,算是對秦子川工作的支持。
但是紙張、油墨的費用卻是秦子川自掏腰包。
一份報紙有張,開,成本就要文,而報紙的售價,秦子川定在了文錢。
也就是說,每賣一份報紙,秦子川就要虧文錢。
一萬份就要虧萬文,也就貫錢。
由于秦子川的目光是放在整個大唐,所以印刷量很大,至少是十萬起步,按最低十萬來算,都要虧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