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這頓飯吃了很長時間。
陳偉他們這一桌,就國內金融機構如何拓展國際業務,以及國內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形勢,國內國際宏觀經濟形勢,展開了深入細致的討論。
雖然吳校長、孫健他們幾位領導都不是經濟領域的專家,但他們畢竟所處的高度在那,平日里也接觸了很多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甚至跟中樞大佬都有過接觸,經常參加一些中樞到地方各級官府組織召開的會議,所聞所見所識,自然不是普通人能比的。對于經濟發展,也都有自己的一些獨到見解。
更何況還有尹克東這位經濟領域的權威教授。
一番交流下來,陳偉跟連瑩瑩兩人,都受益匪淺。
中間幾位記者過來敬酒,敬完酒之后,也搬著椅子坐在旁邊,聽著眾人的交流討論,一邊聽一邊記。
尹老師等人專業而深刻的見解,從宏觀層面剖析國內金融業的國際化發展問題,可以極大的提升新聞報導的深度。
胡江跟鄭軍鵬他們那一桌也討論的很熱烈,當然,他們不是在討論宏觀產業發展的問題,而是討論經濟學院,尤其是金融專業未來教學方向的事。
云大金融系有一門專業課就是證券投資學,主要講的就是股票交易,其中涉及到了一些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理論等等。
但是金融系整個本科四年期間,三四十門專業課,也就這一門是講股票交易的。
金融產業有三大支柱,銀行、保險、證券。
但是金融專業的本科課程,卻只有一門關于證券投資的專業課。
而關于銀行的,卻是有貨幣銀行學、中央銀行學、投資銀行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利息理論、銀行信貸管理,等等。
足足有七八門。
從理論到實務,學的很細,很精。
同樣是金融學的三大支柱之一,證券跟銀行,在大學本科階段的受重視程度,差的太多。
毫不夸張的說,一個親娘養的,一個后娘養的。
一直以來,包括云大在內的很多高校金融專業,都更加重視銀行。
一來是當前整個經濟社會金融體系中,銀行顯然是比保險和證券占據的比重更大,說是半壁江山都毫不為過。
大學里的授課本來就要與社會需求相一致,那在金融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更加偏重銀行,也就很正常了。
更不用說,當前各大國有銀行的實力可比保險和證券強多了,金融系畢業生出來之后,更多的也是進了銀行工作,進保險和證券的,相對來說就要少很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哪怕在這些高校經濟專業的老師們眼里,證券投資,或者說股票交易,或多或少的都帶著幾分賭博的性質。
股市跟賭場都是負和游戲,這已經是公認的了。
所以一直以來,哪怕是院里的老師,也從來不鼓勵學生們畢業去炒股的。
都是鼓勵學生們進銀行、考公務員……
炒股那說白了就是不務正業。
這種情況下,院里不重視證券類的專業課程,也就不足為奇了。
鄭軍鵬也是金融系畢業的,他對此是深有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