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當時學證券投資這門課的時候,那教材都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編的了,里邊的很多理論知識,放到現在來看,早都被淘汰了。
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也就是隨便念念課本,并沒有講的太深。
鄭軍鵬一直都懷疑,他們當時的那位證券投資學老師,可能自己都不怎么會炒股票。
云大的情況,鄭軍鵬也聽陳偉說過一些,比他們能好點,至少云大的那位證券投資老師本身是炒股的,聽說還做的不錯。但是,教材也是好多年前的了,講課也是念課本。
金融系的學生,在學校里,根本就學不到多少證券投資的專業知識。
就包括郭明江他們這些人,也是在進了天潤之后,才系統的接觸到了一些最新的交易理論。
這對于金融系畢業生從事證券交易工作,顯然是個極大的制約。
而在之前,包括胡江、尹克東等在內,所有的經院領導和老師,都不覺得這有什么問題。
國內幾乎所有高校的金融系,差不多都是如此,又不是只有云大一家如此。
但是現在,情況不一樣了。
天潤的出現,讓經院的領導們意識到,證券投資這一行,還是很有出路的。
實習生就能一月掙幾十萬,這不叫出路叫啥?
當然了,只有天潤這一家例子,或許不具有普遍性。
但天潤至少證明了,只要交易方法得當,交易員是能夠穩定盈利的,而且盈利還相當可觀,如果官府那邊真的能夠扶持一下這個行業,讓日內交易這個行業進一步的發展壯大,那學校這邊確實是值得在證券投資這個學科領域多投入一些精力了。
甚至,趁著現在別的高校在這方面投入的很少,云大搶先一步投入,那未來云大很可能成為國內證券投資教育行業的領頭羊。
這意味著什么?
名利!功績!地位!
同樣是云大的教授,那五個海洋類學院的教授,跟經院這些其他院系教授,地位是天差地別。
云大的海洋類專業教授,隨便拎出一個來,都是在國內響當當的權威專家,云大現在共有十二位院士,全部都在是海洋類專業的。
就因為云大的海洋專業是國內的領頭羊,匯聚了當今國內最頂尖的海洋類學著。
反觀云大經濟類專業,在國內基本是屬于排不上號的那種。
云大經院名氣最大的胡江,放到全國來看,名不見經傳。
仗著云大經院院長的名頭,省級經濟工作會議,他還有資格參加一下,中樞級別的會議,他是想都別想。
不是說他沒那個能力,單論學術能力,胡江跟尹克東兩人,還真不差,就算比不上京都、民大的知名教授,但在國內至少也是一線水平。
但奈何云大經院名氣太小,實力太差。
對他們的個人名氣,非但沒有什么加成作用,甚至還產生一定的制約。
但是,假如云大經濟學院能夠成為國內證券投資領域的學科帶頭人,那情況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