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陽也隨口問了下陳偉下一步的打算,要不要將公司搬到寧海這邊來。
云州還是太小了,一個二線小城市,跟寧海沒法比。
在張晨陽看來,做金融投資這個行業,還是得來寧海這邊。
無論是人脈資源還是相關政策,都不是云州那小城市能比的。
而且在寧海也更容易招聘到一些高端金融人才。
陳偉輕笑一聲,說沒那個必要。
在云州就挺好的。
云州的客戶資源的確不如寧海、京都這幾個一線大城市,但這并不妨礙天潤到寧海、京都這邊拉客戶。
一般的私募,可能很難跨地域發展客戶。私募不能公開發行,甚至都不能公開發展客戶,只能通過一些特定渠道來發展客戶。
一個收益率不是很突出的私募公司,想要跨地域發展客戶,那難度相當大。
可天潤并不擔心這些。
只要有實力,在哪都不缺客戶。
到時候,天潤把收益率一亮出來,那都用不著拉客戶,客戶都會主動找上門來。
從這點來說,天潤在云州還是在寧海,沒多大區別。
政策方面,寧海確實要比云州占優勢,可是陳偉真正想要的,還是QDII審批許可,而這一點,目前來說,寧海跟云州沒什么區別。
寧海那個試點,也只是針對個人投資者和公司自有資金投資,對于設立境外投資基金,仍舊是沒有完全放開。
陳偉這段時間在云州不停的造勢,目的就是為了放開境外投資基金的限制。
目前來看,多少也算是看到了一點點希望,而寧海這邊,一切就得從頭開始。
雖然寧海有連瑩瑩的二舅坐鎮,但是,那個素未蒙面的二舅對他和連瑩瑩究竟是個什么態度,尚未可知,就算她二舅對他倆很關照,陳偉也不想因為自己的事去麻煩陸天安。
放開境外投資基金限制,這可不是小事,陳偉要是跑到寧海來做私募,然后陸天安又放開這方面的一些限制,那難免會招來一些非議。
這種事,陳偉寧愿自己多繞幾步,也不愿給連瑩瑩添麻煩。
何況這可不是小麻煩。
所以這方面來說,陳偉也不想把天潤遷到寧海來。
至于人才方面,說實話,云州在金融方面的人才,跟寧海確實沒法比,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方面,都差了老大一截。
就比如,天潤之前想招個市場部經理,招了那么長時間都沒招到合適的。最后還是從寧海這邊發現了盧文靜。
覃飛嚴格說起來也是寧海這邊的,還有蘇溪。
像他們這個層次的人才,在云州那邊基本上屬于鳳毛麟角。
而在寧海這邊,雖不至于說滿大街都是這樣的人才,但是至少,只要肯花點功夫,還是能招到這樣的人才的。
另外,云州就只有云大一個名牌大學,還是在全國排名二十左右的,而寧海這邊呢,光是全國前十的就有兩所,另外還有兩三所跟云大差不多的,再加上很多其他地方的名校畢業生,也都會優先考慮寧海那邊的工作機會。
所以在人才這方面,云州跟寧海真的沒法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