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潤現在來說,公司的大體框架已經搭建起來了。
陳偉跟覃飛主要負責交易這方面的事務,下邊有呂廷海、于嘉、郭明江、方曉等一干人,撐起公司的交易部,完全沒有問題。
呂廷海、郭明江、方曉,以及云大的那幾個應屆生,都表現出了不俗的才能,想來在覃飛的調教下,未來必然會成為獨當一面的大神級交易員。
鄭軍鵬和盧文靜負責公司的市場部,市場部的主要工作,是拓展公司業務渠道,發展并維護公司客戶,以及與公司投資項目的考察、對接、談判等工作,這個工作,用一句俗話來形容最為貼切: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也就是說,市場部經理的個人能力,對整個部門的工作業績有著最直接的影響。
盧文靜在這方面,絕對是佼佼者。
有她來帶領天潤市場部,再加上鄭軍鵬協助,完全不用擔心什么。
至于市場部的人才儲備,這個也不用擔心,讓盧文靜帶個一兩年,肯定能帶出一批骨干精英來。
反正市場部這個工作,本身對于學歷方面看的就不是太重,主要還是看的自身能力。
調研部這一塊就交給周毅和蘇溪了,蘇溪是這方面國內頂尖人才,他對局勢的把握,對消息情報的敏銳性,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當然,現在蘇溪還沒有確定要來天潤,假如蘇溪不來的話,那也沒關系,段啟銳這幾天已經在寧海這邊物色了好幾個候選人員,水平也都不差,到時候,怎么也能給天潤挖過去一個。
跟市場部不同,調研部在招聘新人時,還是要看學歷和專業的,畢竟這個工作的專業性質很強,沒點專業基礎,很難勝任。
好在天潤現在跟云大已經展開了產學研合作,交易部門和調研部門,將是兩個主要合作部門,未來云大的學生,都會到這兩個部門中來學習,臨近畢業時,也會過來實習一段時間,畢業之后,這些學生很大一部分都會選擇留在天潤。
雖然說,云大跟京都、華清這等頂尖學府,還是有一定的差距,跟寧海的幾家頂尖學府也有點差距,但是在云州,天潤依靠著跟云大之間的關系,完全可以每年都招一批最優秀的云大畢業生,可是在寧海,天潤就沒有這種優勢了,寧海那些頂尖學府的畢業生,有多少愿意到天潤來的,還真說不準。
所以從人才這方面來說,天潤留在云州也差不到哪去。
也正是基于這些方面的考慮,陳偉才不打算將公司遷到寧海這邊。
張晨陽聽說陳偉不打算遷到寧海來,略有些遺憾。
天潤要是能夠遷到寧海來,那無論是覃飛還是陳偉,都可以經常露面,或是參加一些高端商務聚會,或是參加一些官府會議,總之,可以有效的提升自身名氣,擴展自身人脈。而且,別人也能更加了解天潤。
這樣一來,張晨陽以后給天潤拉客戶,也相對容易許多。
可若是天潤不來寧海,繼續留在千里之外的云州,那寧海這邊的很多大老板,可能連聽都沒聽過天潤的名字,那他想給天潤拉客戶,這難度可就大得多了。
張晨陽畢竟不了解陳偉的底牌,不像陳偉那樣有信心。
他想勸勸陳偉,將公司遷到寧海來,可他很了解陳偉,一旦陳偉決定的事,誰也別想再勸他改變主意。
可不勸的話,他又有點不死心。
想了想,張晨陽就旁敲側擊的說,以后天潤要想在寧海這邊多拉一些客戶,那陳偉跟覃飛兩人,就得經常去跟寧海這邊的一些老板們見見面吃個飯啥的,聯絡一下感情,增強一下存在感,要不然,人家都不知道天潤這家公司,又怎么可能給天潤投錢呢?
陳偉總不能三天兩頭的往寧海這邊跑吧?那多麻煩啊?
陳偉一聽這話,心想也是,以后天潤想在寧海這邊拓展客戶,肯定得經常往這邊跑,每次都住酒店,確實不方便,便直接跟張晨陽說,讓他幫著在寧海這邊,物色幾套房子。
住宅限購了,不好買,但是一些公寓類豪宅還是不限購的,可以隨便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