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經見到玄松,多寶立刻上前,恭恭敬敬行了一個道禮,道:“弟子見過天尊!”
“無需多禮!”
玄松一揮衣袖,將多寶扶了起來,雙目靜靜看著太清,道:“圣人此時前來函谷關一地,不知有何要事!”
紫霄宮中鴻鈞道祖有言,諸位圣人非天地大劫不可出世。
此時太清無緣無故現身而來,已經算是違反了鴻鈞道祖的法旨。
聞言,太清神情不變,道:“貧道有何事情,天尊心中應該清楚才對。”
“那西方二圣脫離玄門,自立佛門,故而貧道不得不前來走上一趟。”
若非事情發生的過于突然,太清何嘗想要如此。
“圣人就不覺得此事有些過了嗎!”
“那西方二圣立下佛門不假,接下來一個混元時間里面,皆是西方大興,玄門衰落的局面。”、
“可是有著我等坐鎮,任憑佛門大興,亦然無法動搖玄門根基,何苦為難一位小輩!”
玄松看了一眼多寶,語氣里面蘊含的意思,不言而喻。
化胡為佛,可以將佛門氣運一分為二不假。
但是太清就沒有想過,以現在多寶的道行,一旦得到佛門氣運加持,必當踏足準圣境界。
使得佛門平添一位準圣大神通者,玄門則缺少一位準圣,二者一增一減。
亦可說是一得一失之間,是得是失,恐怕太清自己都說不清楚。
“非是貧道想要如此,而是不得不如此行事。”
太清苦笑一聲,說道:“昔年貧道與玉清師弟,已經答應西方二圣,可以前來東方世界傳下九九八十一部真經。”
“然而,那時西方教雖然出自西方世界,卻尚在玄門之中,前來東方世界傳道,自當無妨。”
“可是現在西方二圣脫離玄門,立下佛門,那佛法東傳一事,卻是無法改變,故而貧道只能如此。”
太清身為玄門掌教大師兄,如何能對佛門前來東方世界傳道,置之不理!
再者,佛門中的真經,或許數不勝數,但是其中只有九九八十一部真經,才是佛門教義的根本。
所以說,看似太清、玉清二人,僅僅答應西方二圣傳下九九八十一部真經。
實際上,對于佛門來說,卻是全部的真經大道。
可想而知,一旦佛法東傳,整個東方世界都會變成佛門傳道之地,玄門的傳承,將會越發衰落。
“既是二位圣人沾染的因果,怎可將其推脫到一個小輩身上!”
玄松冷笑一聲,不管當初太清為何答應此事,又或者玉清從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反正最終他還是答應了下來。
現在又因佛門一事,想要將多寶推出去,來分化佛門氣運。
此舉簡直讓人不恥。
何況,在玄松眼中,一位未來的準圣大神通者,要比分化佛門氣運重要得多。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只要玄門一眾弟子尚存,讓佛門興盛一段時間,又有什么!
最終還不是得依靠一眾準圣大神通者坐鎮。
多寶聽了一會,自然明白玄松的苦心,無非是不想見他前往西方世界受苦。
可是有些事情,他卻是不得不做。
“多謝天尊大恩,只是弟子心意已決,前往西方世界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