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多寶轉身對著碧游宮方向,躬身行了一個大禮,
“還請老師保重,弟子怕是無法繼續侍奉左右。”
下一刻,多寶身上金光一閃,顯出半畝大小慶云,元神三花高懸而出,逐漸化作三枚斗大的舍利子,溢出億萬功德金光。
“吾乃多寶,得聞佛門無上大道,可度世間生靈,擁有無量功德,故此立下小乘佛教,從此名曰:多寶如來!”
至此,世間再無截教掌教大弟子多寶道人,只有小乘佛教教主多寶如來。
一時間,佛門的氣運一分為二,其中約有七成,繼續留在八寶靈山之上,三成則是落入多寶如來身上。
頃刻之間,多寶如來慶云之上,涌出一道神光,轟然落在地上,出現一位跟多寶如來模樣相似的道人。
多寶如來與其雙手合十見禮,口中輕呼一聲,“南無多寶如來!”
道人亦是與其見禮,化作一道光華,飛入多寶如來慶云之上。
與此同時,天際之上,落下無量功德之氣,被太清收入一枚金剛啄里面,頓時化作一件功德至寶。
此功德至寶金剛啄,本應算是小乘佛教至寶,由多寶如來執掌。
然而,太清此舉乃是想要分化佛門氣運,自然不會將一件功德至寶交給多寶如來。
多寶如來也不理會太清、玄松二人,邁步朝著西方世界走去。
接下來,他將要面對許多險阻。
將佛門氣運一分為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西方世界諸國之中,傳下教義,跟佛門一眾佛祖、菩薩、羅漢爭奪信徒。
此舉可謂是直至要害,必然叫西方二圣手忙腳亂一番,暫時無暇關注佛法東傳。
太清則是與玄松告辭一聲,繼續往函谷關一地走去,宣揚人教一脈教義。
現如今的太清,早就將無為一道,忘得一干二凈,而是反過來,宣揚教義,挑選人杰,傳下人教道統。
二人一走,天空之上,忽然生出一道先天五行五色神光,孔宣顯出真身。
“弟子見過師尊!”
孔宣對著玄松躬身行禮,道:“剛才可是師尊顯出異像,先天紫氣縱橫三千里,趁機讓多寶立下小乘佛教,分化佛門一脈氣運。”
非是孔宣多想,而是玄松跟西方二圣的關系,一直談不上多好,甚至因果頗多。
再加上,眼下只有玄松一人。
依照玄松的道行神通,顯出先天紫氣縱橫三千里的景象,不費吹灰之力。
“并非為師,而是太清圣人。”
玄松搖了搖頭,道:“讓多寶立下小乘佛教,分化佛門氣運。”
“只不過,此舉對于玄佛二門來說,乃是在得失之間。”
“此舉可以分化佛門氣運不假,卻導致玄門少了一位準圣大神通者,反倒是佛門增加了一位準圣大神通者。”
“有得有失。”
聞言,孔宣一時也不知,太清此舉究竟是得是失。
但是他卻知道一件事情,一位準圣大神通者,對于現在的玄門來說,至關重要,甚至尚在分化佛門氣運之上。
“用一位準圣大神通者,從而換取分化佛門氣運,顯然有些得不償失。”
說到這里,孔宣臉上出現一絲冷笑,道:“換做人闡二教門下弟子,只怕太清萬萬舍不得如此。”
說白了,多寶乃是截教門下弟子,并非人闡二教出身,太清才會舍得一位準圣大神通者。
否則,讓多寶繼續留在截教門下,未來闡截二教,難免再次生出爭斗。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他立下小乘佛教,分化佛門氣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