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經》中,當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之后,為了檢查一下他死了沒有,一個叫做朗基努斯的羅馬士兵,也是用長槍從耶穌的肋部,刺了他一槍。后來這支槍還成了天主教的圣物,被稱之為朗基努斯之槍。甚至還弄出了諸如“只要手持有該槍,一百二十尺范圍以內的人皆臣服,持有這槍者更可主宰世界的命運,但失去的人會即時斃命”之類的傳說。這些傳說在后世還真的騙了不少人,就連希特勒都曾經狂熱地乞靈與它。據說他也一度得到過這柄圣槍,然而,這并沒能讓他在第二次大戰中獲勝。
但是埃諾瑪依的歌聲并沒有停止,他繼續歌唱。
這段歌詞,此前已經唱過一次了,它的歌詞和旋律都非常簡單,所以劇場中的很多觀眾便也跟著唱了起來。只有那個教士臉色鐵青,低著頭一言不發。
和前幾次合唱不同,這一次,歌隊直接將整首歌全部唱完了。當然,在原本的歷史上,這首歌應該有六段。但是穿越來的約瑟夫并不能完全的記得這六段的歌詞。因為在后世的赤兔國,因為翻譯方面的原因,(有幾段翻譯成中文幾乎沒法唱)這首歌基本上只唱三段。所以約瑟夫如今抄襲過來,便也只剩下了原本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六段了。
隨著第二段的唱響,整個的劇場突然一下子靜了下來。這些年來,在伏爾泰之類的人的影響下,法國人也已經遠遠沒有往日的“虔誠”了,(不過老實說,作為天主孝女的法蘭西,以前干的褻瀆神圣的事情也不要太多。)但是這樣直接否定宗教的歌曲還是讓大家吃了一驚。但是因為普遍的對教會的不滿,這樣極端的對宗教的否定反而讓大家更加的興奮,當副歌響起的時候,更多的人加入到了合唱當中。
緊接著便是更為露骨,更是充滿了反抗的激情的第六段:
而那位教士這時候已經悄悄地溜了出去,消失在街道中了。
這首歌唱完之后,整個劇場先是安靜了一會兒,接著一個聲音響了起來:“太棒了,這首歌太棒了!你們還能再唱一遍嗎?”
緊接著整個劇場便都被這樣的祈求聲充滿了:
“再唱一遍吧,我有些詞還沒記住!”
“求您了,再唱一遍吧。”
“再唱一遍吧!”
原本幕布已經降下來了,演員和歌隊都打算退場了,但在這樣的要求下,大家便只好將這首歌又唱了一遍,然后又是一遍……到最后,整整唱了六遍。顯然,這次首演取得了空前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