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都察院只設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右僉都御史,不設左職,右副都御史其實相當于南京都察院二號人物,對孫鼎相來說也是一個不錯的升遷。
“自強,這段時日你還須得要把戶部這邊事宜抓起來,京畿之地,冬春之際,是斷斷不能出亂子的,但是現在情況很不好,伯輔,你說說吧。”
齊永泰扶額,有些疲倦。
“嗯,根據順天府和刑部,以及龍禁尉的一些線索反映出來,整個北直地區的白蓮教發展勢頭極為迅猛,其中尤以永平府、順天府、真定府、河間府、保定府為甚,另外從永平府反饋回來的線索反映,薊鎮各衛所中亦有不少白蓮教徒混雜其中,而且有滋生蔓延之勢,蒙古人此番入侵也加劇了白蓮教及其分支變身在順天府北部流民中的發展,……”
崔景榮猛然一驚,“那豈不是意味著京師城中也已經有了……”
“不是有了,而是在此之前刑部和順天府就已經發現過這等跡象,雖然歷經查處,但是始終難以斷根,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一般,難以根絕。”孫居相冷冷地道:“而且每次遭遇災亂,便是白蓮教的發展良機,其勢力便會漲一波,極為棘手,……”
崔景榮點點頭,他有些明白齊永泰的擔心了。
如果朝廷賑濟不到位,這順天府北部五州縣的逃難流民中便會成為白蓮教發展勢力的最佳溫床,誰都知道在走投無路的絕望之際,這些人是最容易接受那等蠱惑人心之詞的。
“齊相,戶部正在和海通銀莊接洽周轉之銀,只是數量較大,海通銀莊這邊還在商計,如果需要處理好,只怕還要增加數額,……”崔景榮看了一眼齊永泰。
齊永泰微微頜首,“我會和紫英去信,督促其幫著過問,這等時候,也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另外我也還有一個另外的想法,嗯,也是紫英提出來的。”
“哦?”崔景榮和孫居相都是和馮紫英打過交道的,崔景榮對馮紫英印象極佳,而孫居相則是不太喜歡馮紫英的風頭太盛,加之其又深得喬應甲的喜歡,所以對馮紫英觀感也比較復雜。
“山陜商會在永平府境內大舉開礦和辦鐵廠、炭場,后來又辦了一些生產砂灰泥漿類的工場,前期主要是清軍和清理隱戶,后期吸引了許多本地農戶前去干活,也一度引起了本地士紳的不滿,……”齊永泰沉吟著道。
“另外因為榆關開港,現在從江南、兩廣來永平和遼西這邊的商船日多,加之下一步山陜商人在永平還欲進一步擴大興建礦場和鐵廠,所以紫英建議山陜商人準備先期從盧龍經撫寧到榆關和山海關興建一條砂灰道路,嗯,據說用了他們說的那種水泥建成的路,便可不受雨雪侵蝕影響,行車走馬便可風雨無阻,便是軍隊調動亦能因此受益,……”
崔景榮和孫居相精神都是一震。
雖然他們都不太喜歡商賈,但是也無法否認山陜商人是整個北地士人的重要支持力量,而且修路這等事宜本來就該是官府的事,便是以工代賑那也該是官府出錢出糧,但現在聽起來似乎山陜商人竟然愿意主動承擔了?
什么時候山陜商人也這般聽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