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獸的區別是什么?人和獸的區別不是是否會使用和制造工具,而是是否擁有文化傳承。
文化需要更新迭代嗎?文化是需要更新迭代的,一個時代的文化指導一個時代的發展方向。從族群時代,到部落時代,到部落聯盟時代,再到家國時代,再到王朝時代,莫不如此。
文化能自然更替嗎?文化是不會自然更替的,文化的變遷,往往伴隨著一部分人的徹底消亡。
如何取代舊文化?或戰爭屠殺,或被動死亡,或強制教育,或高維流向低緯。
我們該做什么?行動,立刻行動。試錯,推演試錯。選擇,執行。
……
隨著翻書的聲音不斷傳來,吳一師很快就將那本不算厚的書大致翻了一遍。
然后問道:“張先生,這本書是誰寫的?”
張有道問道:“寫的怎么樣?”
吳一師說道:“簡直是在胡說八道。”
已經三十三歲的吳一師,畢業于名牌大學,工作能力很強,而且三觀很正。最是見不得那些胡說八道,嘩眾取寵的人物。
張有道說道:“我是問你,這人的思路怎么樣?”
吳一師想了想說道:“有點道理。不過我不太贊同他的觀點。”
張有道說道:“那你覺得,公司該從哪個方面開始開展業務?”
吳一師說道:“既然是傳播新的工業文化,我建議咱們可以從全方位的渠道來打造工業世界。”
張有道問道:“如何做?”
吳一師說道:“咱們可以通過制作科幻電影,,動漫,電視劇,短視頻,等等來推出咱么自己的工業宇宙。這樣的效果比寫幾本理論方面的書要強得多。等電影上映之后,咱們再雇傭專家進行解讀,闡述咱們的工業文化觀點。”
張有道說道:“看來你已經有了一套完整的實施方案了?”
吳一師說道:“也不算完整,自從接受了您的面試之后,我就開始準備了。畢竟我是一名資深的工業黨了,很是看不慣現在的社會氛圍。”
張有道說道:“正好,后天下午我約了幾個朋友閑聊,你也一起來吧。”
等吳一師離開張有道的辦公室以后,張有道將那本《工業時代的文化架構》直接扔進了碎紙機。
咔咔一陣之后,《工業時代的文化架構》變成了一堆碎紙。
隨后,張有道又從抽屜里拿出了一本手寫的《文化與時代》,名不可簡著。
翻開書頁,序言寫道,人類的發展,已經經歷過幾個時代了,每個時代都有與之相符的文化傳統,和諧則時代持久,不諧則苦難重重。
我們的時代,終于擺脫了體力勞動的束縛,人類的智慧將是時代發展的最佳動力,目標則是這個時代能否前進的動力,文化則是這個時代能否自由航行的方向舵。
時代和文化的關系,其實也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關系,是時代造就了文化,還是文化引領了時代,主要看時代的聲音控制在誰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