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當中華文明還是世界最先進文明的時候,這樣的口號當然振奮人心,可是在六百年后,工業時代到來之際,還是提出農業文明時代的口號,就顯得軟弱無力了。
畢竟用堅船利炮和鋼鐵洪流支撐起來的工業時代,再用農業時代的指導思想來武裝自己,顯然是駕馭不了那股龐然巨力的。
如何用先進的思想和文化來駕馭工業時代的力量,顯然是需要長期探索的。
在這個只能用恐怖來平衡的世界,危險無處不在,曾經的世界大戰、美蘇爭霸,就表明了用野蠻和恐怖來約束工業時代的力量,一旦有一方支持不住,后果將會有多么的嚴重。
死亡的人數之巨,簡直稱得上是人類的浩劫,還好后來的美蘇爭霸沒有真正的打起來,要不然,人類艱苦探索出來的文明進程,恐怕已經要重新再來了。
到底該如何引出工業時代的文明之光呢?張有道滿漫無頭緒,心里空空蕩蕩的。原本以為將工業時代的力量展示給大眾,他們就會探尋何為工業時代的文化,從而將我們的文明真正的推入工業文明時代。
可惜,大眾除了觀察細節之外,竟沒有一個人發表文化層面的感嘆。
大唐玄甲軍之所以能夠天下無敵,除了精良的裝備之外,還有大唐的開闊胸襟和對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裝甲旅》中其實是缺少了一些文化層面的東西的。
雖然人性有共通性,可是蒙昧時代的人性和經過傳統文化教育的人性是有所不同的。可是兩千多年的進步,我們的人性還是停留在是非善惡**克制這種層面沒有等到升華。
難道工業時代的進步,就是為了滿足人類的各種低級**嗎?
大眾還是超脫不了對于衣食住行的追求?雖然衣服變得漂亮了,吃的精致了,住的干凈寬敞了,出行更加便利了,可是這些和兩千年前有何區別呢?
難道他們的衣服不美?吃的不好?住的不是寬敞?還是出行靠走?
這恐怕就是沒有適合工業時代文化支撐的后果了。
千百年來,總在重復一種事情,難道還不夠厭煩?
雖然看到了浩瀚的宇宙,可是低頭看自身的時光,要遠遠超過對天空的熱愛。
二十一世紀,已經進入第三個十年,總算產生了一批超脫對衣食住行關注的人,可是沒有先進文化的指引,還是無可奈何。
兩千年的文化延續,一直讓我們的領導階層,關注在讓民眾不餓肚子這種事情上。
千百年來,中國人吃飯穿衣的問題在進入工業時代解決之后,難道還一直低頭看我們自己嗎?繼續研究和滿足人性中的貪婪和**嗎?
仰望星空,會發現我們的渺小,俯瞰大地卻會發現我們偉大。這也難怪我們都喜歡看大地上的變化,可以讓人產生無限的豪情和自信。
密集的高樓大廈是越來越多,可是這些有必要嗎?難道大地已經狹小的容納不了那么多人了嗎?
此時,窗外繁花似錦的大都市,并沒有讓張有道感覺到一絲的安慰和自信,卻陷入了深深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