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張有道努力的尋找未來答案的時候,張星辰給他看了一篇自己寫的文章-《夢想屬于年輕人》。
讀完張星辰特地發給他的文章,張有道忍不住來到張星辰的房間向他詢問相關的觀點。
“星辰,你是不是覺得爸爸已經老了,思想開始守舊,不適合在現在的社會里闖蕩了?”
“爸爸,說句不客氣的話,您雖然年紀還不夠大,可是思維方式有時候真的有些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
“你爸我還沒五十歲,怎么就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了呢?”
“您別跟我著急啊,您回頭看看,這幾年都做了些什么,東一下西一下的,完全沒有章法,在我看來,您這是對未來產生了迷茫才會這么干的。”
“迷茫?我怎么會迷茫。你爸我的目標非常明確,怎么會迷茫呢。”
“我知道,您的目標是星辰大海嘛。可是這種目標說說就行,100年內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你怎么知道沒有實現的可能?你爸我可是為此投資了數百億的資金了。”
“我看您那數百億恐怕要打水漂了。您這輩子,也看不到希望嘍。”
“臭小子,你這都是跟誰學的,就這么不看好未來?”
“我可沒有不看好未來,只是你們的方向錯了。在這個技術大停滯的時期,現在大家做的事情不過是對二百年來的工業文明的修修補補罷了。根本就沒有新的理論和新的制造技術出現,都是基于地球內部這一套物理現象所做的發展。”
“你還懂這個?”
“我都長大了,快上大學了,怎么會不懂這些呢。您是不是把我也看成那些不學無術的小孩了。”
“怎么,多看了幾本書,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
“我可沒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我只是覺得您現在做的事情,都是無用功,還不如把那些錢拿出來資助教育事業呢。比如說,專門培養數學家、新的理論科學家,和新的工程師。”
“你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我那幾百億投進去,能有什么效果呢。教育事業,可不是我一個商人能夠參與的事業。那些大學每年的撥款都是數百億,也不見有新成果出來,靠你爸我那些小錢,還是算了吧。”
“爸,您可別小看您那幾百億,也別把我們年輕人當做經濟動物,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有夢想的。而且我們很多同學從小的生活,都是超脫了物質**需求基礎的,夢想才是我們最喜歡追求的東西。就比如說我吧,長大了以后,就不想做生意,想做科學家,先研究數學,再研究航天工程學,然后設計出比現在的飛機還要方便安全的天地往返航天器。”
“這是你的夢想?”
“當然了,這可不是我一個人的夢想,我們有一群人都在為了同一個夢想奮斗呢。不信您看。”
說罷,張星辰讓張有道看來他們的討論組,還有以往討論過的話題。
“你們不錯,繼續加油,有什么需要,可以跟老爸提,老爸給你們贊助。”
“真的給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