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電影的檔期都定了。
八月一號,準時上映。
首映場是凌晨零點。
排片率……
《舞女》5.8%。
《伊豆的舞女》5.1%。
這個排片率,和陸豪之前預料的沒什么區別,簡直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當然,對于一個新人導演來說,這算是正常水準。
畢竟陸豪之前只有一部《調音師》,還是微電影。
而楚雯,就更不用說了。
一切用成績說話。
如果首日票房高的話,院線聯盟那邊,自然會相應的挑高排片。
說起院線聯盟,陸豪一肚子槽要吐。
這個世界的院線聯盟,是絕對的強勢渠道方,比自己記憶里的更加強勢。
全國一共37個品牌的連鎖影院,四萬塊大熒幕,錯綜復雜的股權結構后,是九家巨無霸影視公司交叉控股。
壟斷比自己想象的更嚴重。
而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除了5%要被電影公會拿走,作為電影事業專項發展基金,以及3.3%的稅外,院線的分成比例,也高達58%。
也就是說,如果票房能有三千萬,自己到手的,最多也就三分之一。
這還不算宣發的錢。
如果大卡司大制作,有必要請強勢宣發渠道的話,那還要被分走將近10%的票房。
辛辛苦苦做盤菜,這個一筷子,那個一筷子,落到自己嘴里的肉,壓根沒幾口。
一部電影,票房是成本的三倍以上,才能基本保本。
五倍以上,才算不白忙活,有收益進賬。
這就是商業片大行其道的主要原因。
商業環境如此,不怪任何人。
畢竟,投資人和導演也是要恰飯的。
至于自己嘛……
就是個純粹的BUG。
這個系統有點懶,幾個月都不發布一個新任務。
不過,錢倒是給的很麻利兒。
每個月一千萬的初始資金,都用不到月底,一般在月底前三天,就會準時到賬。
六月份的一千萬,到現在自己都沒花完,大概還剩個一百來萬的樣子。
七月份的一千萬,還輪不到花它呢!
八月份的一千萬,現在已經到賬了。
跟發工資似的。
不拖不欠,不漲不跌。
“哎……”
陸豪嘆氣,這死工資掙得真沒勁兒!
要想發大財,還是得靠票房分成。
不過說實話,兩部《舞女》的票房能到什么地步,他心里還真沒數。
畢竟,很少有市場參考。
商業片和文藝片之間,有著一條牢不可破的次元壁,從來沒有人打破過。
一個是大眾娛樂,賺的盆滿缽盈。
一個是陽春白雪,叫好不叫座。
而自己目前的角色,是一個先驅者,要把陽春白雪,打入大眾娛樂的先驅者。
通俗一點來說就是——站著,還把錢掙了。
……
……
打開微博,陸豪看著熱搜排行榜。
排行榜第一的,就是年度大電影《一劍西來》,量破三十億了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