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要強行深度?
看著這評論,陸豪忍不住點上支煙,不爽歸不爽,但還是認真總結了一下。
《伊豆的舞女》最大的缺點在于哪里?
在于文化背景。
地球上這是一部島國電影,崇尚著“物哀美”的美學理念。
在老一輩的影評人觀眾眼里,的確可能是會有些水土不服。
當然,經典還是經典,“美”或許不是共通的,但至少“情”是共通的,所以才有8.9的高分。
……
打開微博,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兩部電影都看了,我特別喜歡楚雯導演的作品,請問有誰知道她家地址嗎?我想給她送幾把菜刀。(滴血)(滴血)”
“看海報以為會很刺激,看完以后的確很刺激,內心得有多陰暗才能拍出這樣的片子?我褲子都脫了你就給我看這個?”
“《舞女》太好看了,可歡樂了,特別搞笑,絕對適合帶著全家人和小朋友一起去看……”
“歡樂搞笑+1,我已經向所有朋友推薦,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
懂梗的觀眾都在刷歡樂搞笑,老實人中則是一片吐槽。
口碑有點兩極分化,但其實是一致的。
很多年,都沒有過尺度這么大的電影了。
楚雯的尺度,無限接近于國產電影的天花板。
而和《舞女》相比,《伊豆的舞女》影評區就和諧很多,清一色的好評,美,甜,清新,治愈。
尤其是江羨魚的顏值,在山間溫泉招手笑的那一幕畫面,撩動著萬千少男的心。
掃了一眼江羨魚的微博,昨天還是十幾萬粉絲,現在已經五十多萬了。
刷著評論,陸豪忽然發現,越來越多的粉絲,都轉發了一篇影評。
——《兩部舞女,眾生皆苦,你是草莓味,陸甜甜》
“陸總,陸甜甜!”
“233333,恭喜陸總喜提新稱號,全網第一甜!”
“嚶嚶嚶嚶,和陸總撞名字了呢,人家叫鹿甜甜……”
點開這篇長影評。
“首先給還沒看過這兩部電影的寶寶推薦一下,兩部都很好看,但我建議正確的觀影順序是先看《舞女》,再看《伊豆的舞女》。相信我,乖。”
……
“兩部電影同一題材,不同風格,同時上映,我大陸總真的是一點都不缺錢。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場完美的行為藝術。之前的《調音師》影評大賽,陸總用他的鈔能力,給電影圈所有人上了一課,而現在,是第二課!電影,還能這么玩!”
……
“《舞女》很苦澀,像極了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生活,起起落落落落落落,在影片中或多或少你能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一杯82年的黃連苦水,苦的你齜牙咧嘴,卻哭不出來。”
“而《伊豆的舞女》,是一顆糖,草莓味的果糖,甜而不膩,哀而不傷,看完讓人真的好想談戀愛啊……”
“陸總,陸甜甜,你的頭號小迷妹在線表白!”
這熟悉的文字風格。
陸豪順著鏈接,點到影評的原作者。
不出意外,果然是周小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