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霸王》是真真切切的火了。
火的一塌糊涂。
自從登上當日實時票房榜單第一后,就一屁股坐在上面,再也沒有下來過。
上映半個月,票房突破十億。
院線聯盟方主動發來消息,說可以將檔期延長一個月,陸豪自然是點頭答應。
第一次享受到檔期延長的待遇。
看來,十億是標準線。
陸豪估摸著,兩個月下來,《霸王》的票房預計會有三十億。
除了各種分成,落到自己手里的,買一條院線,差不多夠了。
……
《霸王》爆火,也有不少企業,發來合作邀請。
陸豪隨意挑選了兩家合作。
一家是紙巾品牌。
他們想使用《霸王》的肖像權,發布一款叫做“霸王不哭”的輕柔濕巾,主打就是哭太狠用紙擦時,不會擤破鼻子上的皮。
這家紙巾公司,本來就以會蹭熱點而出名,網上粉絲也不少,戲稱為一家做廣告兼職生產紙巾的公司。
授權費收了三百萬。
這點錢倒不算什么。
主要是創意挺有意思,應用場景很生活化,自帶傳播效果。
……
至于第二家,是狗糧品牌。
事實上,影片火起來之后,公司商務部門接到幾十家狗糧品牌的商務咨詢函,都詢問是否可以找霸王代言。
陸豪讓公司廣告部的仔細挑選一番,最后選了家品牌美譽度高,價格也合適的牌子,簽了合同。
一年,一千兩百萬。
霸王的廣告身價,堪比一線巨星。
當然,這也是因為品類特殊。
狗糧這種產品,復購率很高,就跟嬰兒奶粉一個道理。
正常情況下,同一品牌的狗糧,一般至少會復購一年的。
這筆錢,權當是霸王的壓歲錢了。
自己先替它存著。
其實《霸王》能吸金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版權衍生品,公仔,玩偶之類的。
不過陸豪不想在這方面投入太多精力。
說實話,即便是廣告這一千來萬,對于他來說,也真的就是蚊子肉,光系統工資都就夠了。
順手的話,隨手撿一撿。
不順手,沒必要非去折騰。
有那時間和精力,陸豪更愿意放在電影上。
隨便拍一部好電影,就什么都有了。
……
拍完《霸王》后,陸豪本來是想去楚雯劇組探班的,不過她給拒絕了,說沒空。
拍起戲來,楚雯就是如此瘋魔的狀態。
她既然沒空,那就算了。
倒也不是楚雯太事業型,這是娛樂圈兩口子的常態,動輒就兩三個月見不到面。
不然哪來那些個離婚出軌做頭發的?
陸豪看看電影,寫寫劇本,偶爾戴上墨鏡去學校溜達一圈,和宿舍幾個哥們吃吃飯喝喝酒……
不知不覺中,半個月就過去了。
這半個月,陸豪集中刷了一遍經典電影。
因為商業化的緣故,很多電影公司都更喜歡拍系列片。
基本上,成熟的影視公司,手頭都攥著自己的王牌IP。
系列電影拍出來,就開始走版權路線。
各種衍生品,主題樂園,游戲……將能賺錢的地方,發揮到了極致。
比如,之前有過交集的《外型來客都市泡妞》系列,《霸道總裁》系列……就分別屬于飛牛影業和星空影業。
除此以外,還有其它各種各樣的系列。
《賭俠》《賭神》《賭魔》《賭王》系列。
四大金剛,各自拍一部。
終極篇叫《國士無雙》,四個賭棍湊一起打麻將,火得一塌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