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首《父親》。
“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
……
“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
……
“我的你的驕傲嗎?還在為我而擔心嗎?”
……
女兒泣不成聲。
新郎和父親擁抱。
從此,從他手上,接過了一份責任和重擔,要用自己以后的余生,保護,愛護,愛這個姑娘。
音樂聲中,影片的情緒醞釀積累,淚點到達了巔峰。
陸豪都是忍不住眼睛有點紅。
煽情這種東西,即便你明知道是煽情,但還是會忍不住流淚。
不管是愛情,還是親情,這都是人性中最容易讓人們流淚的東西。
不過,影片到這里,還沒有結束。
對于一般電影來說,或許夠了,但對于楚雯來說,遠遠不夠。
她想說的,還沒有說完。
她開始第二重表達。
就是之前的那段公交車戲。
醫院里,父親跑了出來,上了公交車,犯了病,忍不住動手摸了一個女人,被一個大哥揍了,口吐白沫,然后被送到警察局。
他看著窗外。
看著那輛已經落了灰,破破爛爛,早已被警隊淘汰的三輪摩托車,眉毛輕輕顫抖了一下。
哦。
原來剛才婚禮的畫面,都是他的想象。
他想去。
可是,他的身體和精神,不允許他去了。
就像一棵老樹,被腐朽,被蟲蛀,被火燒,都無所謂,他化為春泥,遙遙看著小樹苗長大發芽,就夠了。
至于去不去婚禮現場,不重要啦。
她會幸福的。
自己的女兒,她一定會幸福的。
至于自己現在這個樣子,就不要去了吧?
萬一在婚禮現場,不管是小便失禁,還是精神失常,都是件不好的事情呢。
到這里,影片畫面全部放完。
黑幕。
但,楚雯想說的,還沒有說完。
然后,是第三重表達。
黑色的畫面上,出現了幾行白字。
——
我,
我從小沒有父親。
這些畫面,
是我關于父親全部的,
想象。
……
到這里,影片才算是真正結束。
平心而論,這是一部夾雜著“私貨”的電影。
尤其是最后一段話。
但,這種表達形式,無疑也將片子的藝術性上升了一個檔次,進入“影片背后的故事”這個維度。
這也是陸豪覺得最牛逼的地方。
講“父愛”的電影太多了,但講“幻想中的父愛”,光這個題材,就足以讓很多專業的影評人精神**。
對普通觀眾造成的情緒上的震撼,也是在最后這幾句話上,到達了某種極致。
所以,這部電影,楚雯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微電影,自娛自樂,不會上院線,不會用來賣錢。
這,這是導演極致的自我表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