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演員……
陳斯接了一檔真人秀綜藝,刷曝光度,等待陸豪的新喜劇電影。
蘇櫻接了另外一部電影,一部文藝片,目前沒有檔期。
廖天涯和吳榮發,也都是綜藝和影視兩開花,上各種綜藝節目,各自都在拍戲。
倒是唐糖糖,拍完《孫大剩》之后,一直閑到現在,只接了幾個廣告代言。
陸豪現在拍電影選演員,也可以不止局限于公司內部了。
他們翅膀都硬了,可以自己飛起來了。
除非是極其適合的,或者是非常經典的,陸豪才會考慮留給自己人。
而關于下一部電影,陸豪當真是有點難以選擇。
不是沒的選。
是可選的太多了。
亂花漸欲迷人眼。
拍《孫大剩》,消耗了陸豪很多的心力和激情,到現在都還沒恢復那種原始的創作沖動。
還是休息一段時間再說。
……
至于第二件事。
是公司的擴張問題。
公司……該繼續擴張一波了。
年初的時候,工位就不夠用了,后來還是找的學校創業中心,又協調了半層樓出來,才勉強夠用。
而業務和員工的擴張,比場地的擴張速度更快。
公司逐漸壯大之后,很多事情,就不完全受創始人的意志決定了。
倒也不是失控。
而是每個部門,每個員工,都有共同推動公司不斷進步的意愿,同時也在為他們自己謀求升職加薪。
升職加薪從哪里來?
自然是新的業務線。
已經有好幾個高管,給陸豪做過建議匯報。
有人建議成立電視劇制作中心。
有人建議開拓流量藝人市場,培養男團和女團。
還有人建議發展音樂市場。
……
這些,都可以說是一家傳媒巨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陸豪明顯感覺到自己能力不夠用了。
在電影領域自己是專家,但商業戰略和公司管理層面,即便培養了這么久,但還是能清晰感覺到,自己視野和洞察力的不足。
做這些肯定是對的,但怎么做,什么時候做,誰來做,自己把控不來。
這些天陸豪在零碎時間,也有考慮這個問題。
到今天下午,深入思考過后,基本上確定解決方案。
那就是——內部創業孵化+工作室制度。
文化創作類的公司,不是人多就能力量大的,反而是小而美的工作室,更具有活力和市場敏銳度。
比如平行世界的企鵝公司,內部就是有著幾大工作室群,光子,天美等。
相互競爭,相互合作。
一個良性的內部競爭體系。
只要基本盤不崩,大局就亂不了。
陸豪自己,就是夢工廠的大局。
他決定,抓大放小了。
夢工廠,不止是電影造夢,同樣也是為公司其它員工,提供圓夢的平臺。
想著這些,陸豪在紙上勾勾畫畫,到下午五點多的時候,終于下定決心。
“召集所有部門的管理人員,半個小時后,開會。”
給王慧發了條消息,陸豪站起身來,長長伸個懶腰。
再看看依舊端坐在那里的石磊,腰桿始終挺的筆直。
整整一下午。
石磊就喝了半杯水,除此以外,連廁所都沒上,見自己忙了起來,他就從隨身的包里,掏出一本書,極有耐心的一頁一頁翻讀。
書名——《毛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