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的時候,為難,不是因為沒有選擇,恰恰是因為選擇太多。
對這些大學的邀請,陸豪都沒有著急回復,目前他的大部分工作精力,還在放在夢工廠的電影節上。
自從拿了威尼斯電影節的影帝,再加上曹贛也獲得最佳導演獎,電影節的推進工作,開始順暢不少。
曹贛,起到了千金買馬骨的效果。
起點如此之低的一個導演,都能收到陸總青睞,被慧眼發掘出來,很快走上人生巔峰。
如果再加上之前的武俠動畫片導演賈宇,這已經是第二個了。
這讓陸豪的伯樂之名,不脛而走。
很多野心勃勃的新人導演,都想沿著上面兩位的路子,借著陸總這股東風,功成名就。
當然,也有一些人,純粹是因為電影,而找到了陸豪。
比如,現在站在陸豪辦公室里的這位就是。
他叫郭軻。
他的個人資料和簡介,陸豪已經看過了。
這個人……怎么說呢?
一個和前世的自己有點像,但比自己強很多的電影人。
郭軻考了兩次電影學院,都沒考上。
后來轉戰香江,考無線藝人班,還是沒考上。
然后,就混跡于各種劇組,群演,龍套,場務,燈光,化妝……雜七雜八的什么都干過。
這一蹉跎,就是將近七八年。
其實這樣的人,在整個娛樂圈當真不算少數,很多人只看到站在山頂那些人的風光,卻看不到山底無數的墊腳石。
直到,幾年前,郭軻萌生自己拍電影的想法。
他這些年攢了點錢,于是全部拿出來,跑遍大江南北,拍了部題材極其罕見的小眾電影。
記錄電影。
類似于紀錄片的電影。
這部電影的名字是——《三十二》。
一個很奇怪的名字。
而去年,在《三十二》的基礎上,他又拍了一部——《二十二》。
同樣,很奇怪的名字。
只是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后,就一點都不會覺得奇怪了。
這兩部記錄電影,講的是目前華夏國內,還活著的“慰安婦”的余生。
“慰安婦”,三個無比沉重的字眼。
但這一段歷史,卻是極其真實的歷史,而且是每個人,都應該正面面對的歷史。
距離那場戰爭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當初的親歷者們都已然是老人,每年都會有人去世。
所以,從三十二,變成了二十二。
這數字,是全國目前還活著的“慰安婦”的人數。
……
此時此刻。
“陸總,你好。”
郭軻笑瞇瞇的和陸豪打招呼。
他身材很高大,虎背熊腰的,臉上帶笑,卻有種質樸陽光的感覺,像個二百斤的孩子。
“我是來向您尋求幫助的,不過不是資金問題,這部電影我已經拍完了,但……過不了審,也沒有電影院愿意公映。”
郭軻直接了當的說道。
這情況陸豪早知道了,當即詳細詢問:“為什么過不了審?”
“題材敏感吧,畢竟還是有風險的,沒有人愿意冒這個險。”
“沒有電影院愿意公映,也差不多是這個原因,而且,都覺得沒有商業價值,誰會去關心一群隨時有可能離世的老人呢?”
“也有人說我,借著這種事發國難財,制造噱頭,消費老人們的苦難,我解釋不過來,也不知道該怎么解釋。不過,我拍的每個鏡頭,都是老人們自愿同意的,我們在拍攝過程中,也竭盡所能,給了她們很多幫助。等影片上映后,如果有票房,我想成立一個基金,讓她們的晚年過的幸福一點。”
郭軻還是淡淡笑著。
只是,笑出了深深的抬頭紋,里面藏滿生活的心酸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