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系列,是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愛國題材故事。
劇情,充滿了各種刺激、冒險、戰斗元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相當于“兵王”類型的爽文變種。
這樣的題材,如果運作的好,肯定是口碑和票房雙豐收。
這種趨勢,在《戰狼1》里,還不是很明顯。
但在《戰狼2》,導演風格逐漸成型,故事線更加合理,所以才票房大爆。
這兩個故事的內核,稍微有點區別。
《戰狼2》的內核是守護。
在異國他鄉,守護黃皮膚黑頭發的同胞,祖國永遠是每個華夏人最堅實的后盾。
而《戰狼1》的內核,則是一句很燃很經典的話——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戰狼1》的故事,發生在國內。
特種兵冷鋒,是個性情桀驁不馴的狙擊手,在某次執行緝毒任務時,不顧上級穩妥起見的命令,用自己精湛的槍法,打死挾持著人質的毒梟。
雖然任務圓滿完成,但自己卻是被關了禁閉。
他面臨的是兩條路:
一,退伍。
二,去戰狼特種部隊。
冷鋒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第二條,加入戰狼特種中隊。
在上次任務里,冷鋒打死的那個毒梟,是東南亞毒王唯一的親弟弟。
毒王為了給弟弟報仇,雇傭了一大票特種兵,在南疆邊境設了個局,想要干掉冷鋒,為弟弟報仇。
當然,故事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冷鋒面臨絕境,就地反殺。
故事線,大概就是這樣的完整框架。
其實并不算復雜。
但,在向里面填充血肉和具體情節時,陸豪卻是犯難了。
平心而論,平行世界的《戰狼1》不火,是有道理的,其中很多比較尬的情節和片段。
比如:
為了襯托“毒王”的牛逼,影片里用了一個長達三分鐘的槍戰片段。
在火箭彈和槍林彈雨中,毒王鎮定自若的抽著雪茄,動都沒動一步,裝逼指數和尷尬指數都是十分。
再比如:
男女主角的感情戲。
女主角的身份設定,是冷鋒的上級,戰狼中隊的隊長,龍小云。
一支充滿了強烈雄性荷爾蒙氣息的特種部隊,隊長是唯一的女人。
然而在原版電影中,全片都沒展示過這個女人有多牛逼,也沒有太多的感情戲,最后就莫名其妙的屈服于男主的主角光環下。
這種橋段,平心而論,陸豪是真覺得不太行。
雖然也能打六十分,能過及格線。
但對于陸豪來說,遠遠不夠。
這要寫出來,要砸自己招牌的。
于是,陸豪在劇本里,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魔改。
在保留基本故事線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細節,完善人設,力求將劇本推到八十分以上。
絞盡腦汁的想了好幾天,陸豪電腦里的文件夾,多出十幾個文檔。
《戰狼1初稿》。
《戰狼1修改版》。
《戰狼1二次修改版》。
《戰狼1定稿》。
《戰狼1打死都不再改終稿》。
《戰狼1再改我是孫子版終稿》。
……
強迫癥和完美主義,將陸豪折磨的欲仙欲死。
磨了十幾個版本,累死無數腦細胞,總算是寫出了一個自己能看得過去的劇本。
寫完,他也沒有第一時間交到上面去審查,而是先給石磊看了一遍。
畢竟,石磊是專業的特種兵退役。
從他的視角,陸豪也想看看,還有沒有能再改進的地步。
辦公室里。
陸豪泡好了茶,一杯一杯喝著,耐心等待。
石磊就坐在對面,認真的看著這份劇本。
沉甸甸的劇本,將近一百頁。
平心而論,這個活兒,陸豪干得是真的很細。
其用心程度,比在拍《我是路人甲》和《孫大剩》時,還要更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