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神差的,他走了進去。
光頭男魔鬼導師,如今已然淪落到在酒吧走穴的地步。
男主掃了一眼,有點心虛的想要離去。
然而,他被發現了。
光頭男魔鬼導師,很是平靜,很是大方的,邀請他一起喝一杯。
兩人聊起了曾經的事情。
男主第一次問起,關于那個小提琴手的事情。
導師大大方方承認了。
迷離的燈光下,勁爆的音樂中,導師目光灼灼,如同瘋狂燃燒著的火焰。
對小提琴手的死,他沒有表現出任何內疚。
他說,真正的天才,都早已成為了音樂大鳥,在成為音樂大鳥之前,也經歷過無數的絕望,自卑,墮落,覺得這輩子都比不上別人,這輩子都干不好音樂了。
而自殺的人,配不上“大鳥”這兩個字,也根本不能稱之為天才。
這套價值觀,堪稱極其畸形。
但,就是這套畸形的價值觀,卻再次說動了男主。
接著,魔鬼導師說,下個月,他還有一場音樂節的演出,他重新組了樂隊,但感覺鼓手還差點意思,他想邀請男主。
男主沉默了好久,點頭答應。
他決定再試一次。
最后一次。
……
最后一次上臺。
開場前沒有什么排練。
魔鬼導師告訴他,這次演奏的,都是你以前練過的曲子。
但,到了舞臺上,面對無數觀眾,當拿到譜子時,當小提琴大提琴薩克斯聲音都響起的時候,男主赫然發現——
他又被導師坑死了。
這些曲子,他根本沒練過。
背對著觀眾指揮的魔鬼導師,露出個意味深長的笑容,在隱蔽的角落,他朝著男主豎了根中指。
嘴唇無聲的喊出兩個字——“垃圾。”
正如他第一次見到男主時,說的這兩個字一樣。
男主在舞臺上呆若木雞。
他無比失落的低下腦袋,淚水在打著旋,起身,朝后臺走去。
他放棄了。
徹底放棄了。
他的手已經碰觸到了后臺的大門,推開那扇門,走出去,以后回歸普通人的生活,和音樂再無半點關系。
然而,手摸到門把上時,他改主意了。
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著他,重新走上舞臺,粗暴的拿過鼓槌,在暫停的間隙,改變曲子,以鼓手的節奏,帶動整個樂隊的節奏。
——在爵士樂中,鼓手,是整個樂隊的靈魂。
他沒有按照任何既定的曲譜,他在表現一個人的炫技。
鼓槌如雨點般狂風驟雨落下,速度已然快到極致,樂團其它成員都看呆了,觀眾目瞪口呆,驚喜交加。
魔鬼導師,同樣也是呆住了。
他的表情開始產生變化。
一種有愛,有恨,有憤怒,也有欣賞……極其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但眼睛卻是越來越亮。
毫無疑問,魔鬼導師恨極了男主。
是男主讓他丟了工作,名譽也毀于一旦。
但,
此時此刻,
對音樂,對才華的欣賞,讓他放下仇恨。
他繼續指揮。
他站在架子鼓前輔助,手忙腳亂擰緊因為急速顫動而松懈的螺絲。
他死死瞪著男主的表現,用盡自己的全力,指揮他將鼓點攀升到更高的境界。
一對仇人。
一對師徒。
在影片最后的將近十分鐘,奉獻了一場讓人血脈噴張的鼓曲。
最后,兩人相視一笑。
屏幕一黑。
全劇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