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完劇本,一整個春天就已經徹底過去了。
夢工廠Q1季度的財報,還是非常之亮眼的,從大數字來說,實現營收總額三十九億,支出十八億,歸于母公司的凈利潤二十一億。
在所有收入里,夢工廠院線的票房收入達到十四億,占據營收總額的三分之一。
電影收入,《瘋狂的石頭》和《戰狼》兩部電影,也貢獻了十七億,將近二分之一。
發行收入,在電影節過后集中簽約了大批電影,旗下發行團隊也早已建立起來,目前收入能占到百分之五左右。
另外的百分點,則是靠其它業務。
電視劇,網絡綜藝,音樂版權,以及之前電影的網站播放分成,海外版權,實體光盤,周邊衍生品……等等。
相比起其它公司的累積多年的版權庫,夢工廠還差了不少,不過好處在于,每一部都是精品,后續都有著源源不斷的收入入賬。
這就是文娛作品的優勢所在了。
長尾效應,使得【電影】這種特殊的商品,可以一次生產,終生銷售。
而且,從數據趨勢來看,同一個導演,拍的電影越多,后面的電影,都能帶動前面電影的銷量。
……
至于支出這塊,大部分則都是必要的經營性支出,拍攝經費,場地,人工……
其中最大的支出項,便是員工薪水。
這也是應有之意。
畢竟,娛樂行業是腦力密集型行業。
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夢工廠現在團隊的平均工資,已然位于行業領先水平,光是年薪百萬級別以上的高管,就有超過三十個。
普通員工的薪資水準,也至少超過同行百分之三十以上。
在這方面,陸豪向來是很慷慨的。
只要活兒干的好,錢從來不吝嗇。
第一批加入夢工廠的員工,很多也都在乘上了公司急速發展的順風車,成為業務方面獨當一面的好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王慧。
她目前是夢工廠的行政總監,負責公司上上下下所有人的業績考核,工資評定,獎勵績效,員工福利等等所有事情,基本上算是公司的大管家,早已不復兩年前那個初出茅廬的職場菜鳥形象。
薪酬早已突破百萬。
買了車買了房,一身名牌,儼然已經化身那種穿普拉達的女王。
至于別的。
陸豪有印象的幾個,以前前臺有個小姑娘,人聰明,也很好學,現在是藝人經紀部門的一名主管,工作能力早就能獨當一面。
這就看出當初招人時,陸豪的遠見了。
當時招前臺都給八千工資,高額薪酬加上高強度工作,除了走掉的和被開的人,能留下的,都收獲了巨大成長。
……
靈氣復蘇系列的第一部電影作品,劇本已經寫好,隨時可以籌備開拍。
在開拍之前,陸豪先回了公司,開了一個大會。
中層以上的領導,除了遠在印度的馬超越來不及回來,開視頻會議外,其它基本全部都到了。
能容納一百多人的會議室,坐得滿滿當當。
不少員工都在竊竊私語,小聲議論。
陸豪已經很久沒有過這么大的陣仗了。
多大的事兒啊?
得把這么多人都喊回來?
就連楚雯也是不清楚,陸豪這壺里,到底賣的是什么酒,一點口風都沒和她透露。
就算是拍新電影,也不至于這么大陣仗吧?
會議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