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從其他公司手里挖人,是需要高昂成本的。
而且這兩年隨著演員的身價一個個水漲船高,越來越多的知名藝人,開始謀求成為公司的股東,甚至想法設法出來成立工作室。
而培養新人,則是完全沒有這樣的顧慮。
只要陸豪想捧,可以捧紅任何一個人,因為作品的質量擺在那里,成績不會差到哪里去,他對演員的調教功力,也是有目共睹。
公司目前的一線王牌,江羨魚,蘇櫻,武媚,唐糖糖這些,有素人,有原來的流量明星,有被封殺后重新復出的,基本都是靠著陸豪的電影封神。
這次夢工廠的男女主演,一共三位,全部都是新人。
男主角劉軒的飾演者,以前是科班出身,不過外型條件不是很好,在影視圈一直混不出什么名堂,在話劇界倒是混了十年,磨煉了一身說來就來的演技。
至于兩位女主角,一個性感嫵媚,霸氣十足的霸道女總裁,一個單純善良,清新可愛的小美人魚,也都是新人扮演,今年中戲的畢業生。
試鏡過后,陸豪就沒太在意這些。
說實話,目前這些事情對于自己而言,都只能算得上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了。
名字陸豪都懶得記。
并非是陸豪膨脹了,而是公司發展到現在的地步,很多精力已經不能放在這上面了,那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到目前為止,陸豪連公司具體有多少部戲正在開拍都不知道,詳細數據還得去問相關的副總。
以前陸豪還主要管理好兩件事。
第一,人,公司的高管團隊。
第二,錢,大筆的資金流用動向。
現在,錢的事情由系統隨時監控著。
至于人的事情,陸豪也很少插手了。
引入職業化的管理團隊就是這樣。
有年度考核,有季度考核,也有月度考核,在資本的推動下,人逐漸變成工具人和數據人,在一個完整的制度系統中,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朝著既定目標前進。
即便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副總,同樣也是工具人。
考核任務完不成,自己都呆不下去,下面自然有大把人,想要取而代之。
這會兒也就顯示出陸豪對公司百分之百控股的好處來了。
高管團隊之間肯定會有勾心斗角,但事態完全都在自己的掌控范圍內。
因為年薪再高,也不過是個打工的。
至于董事會什么的,更是無從談起。
這個公司,只要陸豪還在,缺了誰都能照樣轉,大不了再換一個也就是了。
而陸豪在公司里,也真正開始體會到那種孤家寡人的感覺。
高處不勝寒。
資本將公司里的每個人,都異化成自己應該成為的那個樣子。
即便陸豪自己,也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