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陸豪的提議,馬方舟簡直是喜出望外。
前期推廣肯定需要錢,很多的錢,越多越好。
他本來預計一個億,是支撐公司發展到下一輪融資的全部花費。
沒想到陸豪直接給了三個億,廣告經費就一個億!
至于創始團隊的股權,雖然才百分之十,但卻是原始股,他已經相當滿意了。
股份這個東西,只有公司做起來,才有意義。
如果公司沒做起來,那一文不值。
就拿現在的互聯網巨頭來說,沒有一個不是靠著稀釋股份來獲得快速發展的資金。
等發展壯大起來,上市了,哪怕創始人手持的股份不到百分之十,但也是一筆無比龐大的數字。
……
接下來,陸豪又和馬方舟閉門聊了大概一個小時。
將初步的規劃都設立起來,順便解決了一些馬方舟暫時沒能力解決的硬件問題。
比如辦公場地,財務,法務,公司注冊等等。
這些,要讓他自己去搞,效率太慢,還不一定靠譜,直接從夢工廠輸血過來。
而在新公司股權構架這個問題上,陸豪也沒有用“夢工廠”的名義,而是準備另外注冊一家新公司,用自己的私人名義。
其中的原因和門道,主要還是為了分散風險。
兩家公司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這樣即便以后哪家出了什么問題,不會相互影響。
這是【資本家】的常規手段了。
至于另一點考慮,則是系統。
夢工廠的存在,是和系統息息相關的,每部電影的票房,都要給它一筆分成。
這筆錢雖然是應該的,但隨著票房越來越高,陸豪也是難免生出別樣的心思。
想要把系統踢開,再建個小號玩。
而對于他的這個行為,系統倒是沒有任何反應。
……
得到陸豪的大力支持后,三天之后,新的公司便是宣告成立。
公司全名:一零二四科技有限公司。
這個名字是陸豪提出來的,主要是因為現在注冊公司的太多了,好名字都被搶了。
什么“白日夢科技”、“夢想科技”、“大夢科技”之類……等等。
凡是能夠形成常用語的詞匯,都早已花落別家。
就像是很多互聯網科技公司,連名字都起不到了,紛紛朝著水果和蔬菜領域發展。
什么小米科技,小桔科技,小辣椒科技,錘子科技……之類的。
槽點無限。
不過,名字奇葩不要緊,只要產品上道就行了。
“一零二四”這個名字,在這個世界,當然也是只有陸豪才能明白的梗。
作為一家科技和視頻公司的名字,陸豪覺得很妙。
作為一個程序員,馬方舟同樣覺得很妙。
這很硬核。
也很程序員。
只是里面更多的深意,大概他這輩子是不會知道了。
新公司的CEO將會由馬方舟擔任,陸豪連掛名都沒有。
這些虛名要不要都無所謂,把握好股權就是了。
自己手中目前有百分之九十的股權,不過在接下來的融資過程中,肯定是要分散出去至少一半。
一統全網視頻版權庫這種事,夢工廠一家肯定是搞不定的,不拿出股份,說破天都不行。
陸豪心里都做好了準備,自己的股份在未來也可能會被稀釋到百分之二十以下。
當然,為了保證公司的掌控權,在注冊初期,陸豪就提前就設立了AB股結構,股權和投票權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