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放映廳里,將身體整個窩在松軟的沙發里,吃著爆米花喝著肥宅快樂水,陸豪開始期待接下來的電影。
《兇宅》。
預告片都讓陸豪欲罷不能,對于預告片里留下的懸念,心中自然也是充滿了好奇。
陸豪的觀影量,其實完全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
——閱片無數。
基本上正常的電影情節,故事線,看個開頭就能想到結尾。
這部電影也不外如是,無非就是那么幾個結局。
要么……
大團圓,真的買到房子了,夫妻兩人住了進去,在住進去的第一天晚上,準備燭光晚餐的時候,發現門外有敲門聲響起——可能是另外一個想把房子變成兇宅的“殺手”來了。
平心而論,這個結局是陸豪自己想的,如果讓他來拍這個故事,肯定會用這個結局。
畢竟想想都覺得直冒雞皮疙瘩,開放式結尾,如同無間地獄般的故事劇情,無論是諷刺意味還是恐怖效果都是一級棒。
要么……
就是政治正確的結尾,最后夫妻兩人被抓了起來,在法庭上接受了正義的審判,雙雙去唱鐵窗淚,這輩子都不用再為房子發愁了。
這種價值觀,在港片里也是被經常宣傳的——香江年輕人未來的出路就是坐牢和找雞。
……
當然,除了這兩種結局之外,還可能有別的反轉,說實話陸豪很期待這個導演能給自己帶來驚喜。
畢竟自己就是搞這個的,什么電影的十三重節奏,故事線的交錯,刻意制造懸念與身份反轉,各種套路都早已是玩的純熟無比。
不過套路歸套路,優秀的導演就是有這樣的能力,即便能猜到結局,但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期待劇情是如何推進的,故事又是怎么轉折的。
就像是你和姑娘談戀愛,明知郎有情妾有意,最后總是要滾床單的,可從第一次約會到滾床單中間的過程,那也還是很美好的嘛。
咚!
咚!
咚!
這個時候,電影已經開始放映了。
開場就是一陣帶著驚悚意味的聲音,像是斧頭看在肉和骨頭上的聲音,畫面還是黑屏,但這聲音,卻是已經如同魔音般,讓人有種聲臨其境的代入感。
然后畫面開始。
逼仄的廚房里。
是男主和女主正在做菜。
男主手中拿著一把斧頭,正在極其用力的劈開排骨,從鏡頭上來看,這里的確是豬的排骨,而非是想象中的碎尸之類恐怖的東西。
這也算是恐怖片的常見套路了。
先用似是而非的東西,讓你精神舒緩一下,然后瞬息間進入恐怖橋段。
“豬肉又漲價了,都68塊啦,不過今天發人工啊,是該慶祝慶祝。”
“做你最愛吃的炸豬排好咩?”
男人一邊剁著肉,一邊轉頭朝身后的妻子說道。
她的妻子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狹窄的屋子里暖色的燈光很亮,大概是覺得這樣太費電了,她伸手將開關擰暗了一些,然后一邊看著電視里的超市大減價廣告,一邊在紙上密密麻麻的記錄下來。
“不想吃。”
“為咩啊?”
“我吃炸豬排都是一股紙幣的味道,再好吃有什么用?”
“哇,不是吧,財迷啊你,那吃完飯,嗯……嗯,happy一下嘍。”
“做咩happy?”
“當然是……嗯,嗯,嗯,哦……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