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想古之大秦,可有如此之盛世?”
看著自家恩師面色恍然,楊生也是一臉的折服:“先生,學生以為,大夏君主,有王天下之姿!”
“為何?”
黎夫子撫了一把胡須,淡淡的問道。
“其一,夏君選賢用能,懲奸除惡,注重吏治,朝廷一片清明,民間風評極好,可為明君之相,仁主之姿!”
“其二,聽聞自夏君登基以來,大興土木,開辟運河,修筑街道,關注民生,卻是并未傷及國本,如此便能說明,大夏的國庫十分充盈。”
“其三,大夏三年來,數次減稅降賦,輕農稅,重商稅,對內大興商業,對外卻開辟商路,三年時間,大夏早已國富民強!”
“其四,大夏合連縱橫,北攜北蒼,南聯周國,三國一體,直面大秦,反觀大秦,三面受敵,縱使是與西楚景國結盟,然而,在地理之上首當其沖的還是大秦。”
“其五,大夏思想開明,我等師徒行走三日,長安城之中,竟然能做到人人識字,甚至就連五歲孩童也能識得數十字,還有那字典,拼音,實乃文道昌盛之基也!”
“其六,大夏在郡上設一州府,劃分天下為九州,實行軍政分離,上有錦衣衛監管,下有地方制衡,如此體制,可以說比之郡縣更加優越,而朝中錦衣衛監察百官,卻又有白衣衛制衡,刑部和大理寺牽制,大夏的監察體質,空前絕后,學生深感佩服。”
“不錯!”黎夫子瞇著的眼睛之中盡是笑意,輕聲道:“你今日能有如此見識,為師頗為欣慰啊!”
“還要多謝老師教導。”
“哈哈!”黎夫子搖頭一笑:“為師門下弟子不計數,然而能夠從中脫穎者,寥寥數人罷了!”
“不過,你還有幾點沒有說出來!”
“嗯?”楊生面色一詫,躬身道:“愿聽老師教誨。”
黎夫子微微頷首,輕聲道:“大夏兵力,這一路走來,不管是沿途百姓還是江湖俠客,提起大夏的兵力,無不贊嘆敬畏。”
“長安城外英魂廣場,你如何看法?“
楊生面色一怔:“著實不錯,建筑宏偉,標兵軍容整肅,還有那升旗儀式,著實震撼!”
“膚淺!”
黎夫子面色一肅,“難不成你以為大夏建造英魂廣場只是為了好看?”
“老師……”楊生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詫:“老師的意思……學生明白了。”
“那是一種信仰,將士們以英魂廣場為軍人圣地,視其為精神支柱……”
“是啊!”黎夫子眼中閃過一絲驚色,一絲自愧弗如:“不出五年,大夏將取締大秦,王天下!”
“十年之內,大夏有望一統中原!”
聽到自家老師如此評價,楊生眼中閃過一絲深深的驚詫,只聽老師再次開口:“最讓人驚懼的……還是大夏的民心!”
“轟!”
這一句話宛如晴天霹靂,直擊人心。
楊生宛如大夢初醒,喃喃道:“民心!“
“一路走來,所遇之百姓,不計其數,提及夏庭,無不心懷敬畏,提起夏皇,更是敬若神明。”
“百姓齊心,政治清明,國富民強,何不能王天下?”
“說的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