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石巖的老媽一聽這話,心里樂開了花,浩子果然對李桂蘭這小丫頭沒意思,那他家兒子和李桂蘭就注定能成一對兒。
唐浩繼續說道:“那人家在上課呢,你總不能把人家的課打斷吧?還沒到手呢,你不得拿出個做婆婆的樣子來。”
唐石巖的老媽雖然說是長輩,三十來歲,可是這個年齡很尷尬,不大不小,叫嬸子覺得別扭,可輩分又在這兒。
唐石巖的老媽在等李桂蘭下課的期間,給養豬場干了好多活,給唐浩心里樂的喲,既不要錢,還干了活,這樣的勞力哪里找。
中午十一點四十,李桂蘭下了課,村長的兒子最先從屋子里走出來,鼻梁上戴著厚厚的大眼鏡,文縐縐的,可以說村長的這個兒子一點農活都沒干過,村長完全是按照城里人的標準來養兒子。
村長的兒子出門后,最先扶了扶鏡框:“李桂蘭同學很熱愛學習,接受能力很快,值得表揚。”
唐浩聽著這話怎么這么別扭,可能是大白話聽慣了,再聽一聽這些文縐縐的話,還有點兒不適應。
李大旺卻很喜歡聽,恨不得捧著村長兒子:“飯我已經做好了,米飯加紅燒肉,還有白菜燉粉條。”
這可是孫女的老師啊,他可不能怠慢了,寧可過年吃不上肉,也要把肉給供上來,好在村長兒子只在養豬場吃中午一頓,他和李桂蘭分到的肉還能熬到過年。
愛讀書的人,似乎都不擅長與人交流,村長的兒子也一樣,面對如此熱情的李大旺,只是嗯了一聲,走進了要吃飯的屋子。
李桂蘭抱著一個本子走出來,邊走邊說道:“老師這個字我忘記念啥了,你再教教我唄。”
在此期間,唐石巖的老媽完全沒有插話的機會。
三個大人就那樣看著兩個小孩,村長的兒子看到李桂蘭書本上的字:“這個字念慧,是智慧的慧。”
“哦,我知道了,老師,下午什么時候上課?”
“一點吧,以后都是一點上課,人不能長時間的學習,要給大腦休息的時間,這樣大腦才能做好充分準備,去迎接新的知識的到來。”
李桂蘭不懂裝懂的點點頭,收起了課本,這才注意到唐浩與唐唐石巖的老媽。
“唐老板來了啦,嬸子來啦。”嘴角彎起,每次見人都是那樣甜甜的笑,仿佛他從來沒有吃過苦一樣,給人的感覺他就是一塊糖,永遠都那么甜。
唐石巖的老媽可是要抓住機遇了,生怕李桂蘭跑了,忙上前拉住李桂蘭的手:“丫頭,嬸子問你點事兒,你可別害羞啊,都這么大的姑娘了,你也得為你以后的生活考慮考慮,嬸子問你,你有沒有喜歡的人?”
“有啊,我喜歡唐家灣所有的人。”李桂蘭又不傻,李大旺早就給他打了預防針,明知道對方是何種原因,他很聰明的沒有直言拒絕,給對方留著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