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太大意了,并未看透圣崖上的烙印,竟有諸多xiǎo字匯成這當是給來自古印度的人看的。
“他們料到,后世人會追隨他們的腳步而來嗎指引方向,而今去了哪里”
葉凡與龐博蹲在那里,大眼瞪xiǎo眼,百爪撓心,這可是如來留下的文字啊,多半有星空之秘,但卻都不能認識。
“為什么是梵文”兩人無語問蒼天。
在那遙遠的過去,地球不止出了一個佛陀,最起碼在同代中,還有一個具有大智慧的古人。
兩千五百年前,古中國百家爭鳴,諸子紛紛出世,個個驚才絕yàn,每一個人都名動古今,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不論其他,單說老子,就足以媲美佛陀,釋迦牟尼為神明,有大神通,具有大智慧的老子毫無疑問也是這樣亦人亦神的人。
他們快速站起身來,迫不及待的來到另一幅烙印前,騎青牛的老者悠悠西去,很是無為與淡然。
果然也是有xiǎo字刻成,組合在一起,才成為了這樣的青牛馱圣圖,也是為后人指路說明。
這兩個古人肯定不會luàn留印記,他們多半知曉還有后來者,將自己所走過的路記述了下來。
“快看都寫了一些什么。”龐博催促,他一個字也不認識。
葉凡雖然對古文有些研究,但是此時卻也皺起了眉頭,少數為鐘鼎文,還有部分竟是甲骨文。
不要說是他,就是對此jing研的老學究,都不可能逐字讀出來,在地球上這兩種文字都沒有盡數破解。
“西出函谷關”他只辨析出這樣一句連續的話,此外還有些字與詞,卻是被隔斷了,如“大帝”,“古路”、“域”、“仙xiǎo“紫微古星”、“勾陳”等。
“這老爺子也太牛叉了,西出函谷關,走著走著就進入星域中了”龐博一陣無語。
古籍中有記:“老子西游,關令尹喜望見有紫氣浮關,而老子果乘青牛而過也”
老子在古中國最后一次現蹤,就是函谷關,紫氣東來,留下道德五千言,被尹喜記下,從此再也沒有出現在世上。
葉凡也是一陣感嘆,在星空的另一端,他從未想過老子如何,只認為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古人。而今,卻不得不承認,那是一個修行者,進入了星空,來到了彼岸。
佛陀、老子幾乎生在一個年代,都是兩千五百年前的人物,這是巧合嗎
“他們沿著古人留下的星mén走向了星域”葉凡自語。
兩千多年前,地球諸子紛紛出世,幾乎處在同一時代,相差不是很多,這是巧合,還是有某種玄機
這個世界有佛教,卻非釋迦牟尼的佛教,尊阿彌陀佛還情有可原,地球也有這一說法。
然而,這個世界也有道教,卻非老子之道,很難濤本求源。
“道教為誰所創”葉凡忍不住問道。
“太復雜了,道教的高人一個個如閑云野鶴一樣,留有教義傳有秘術,卻不似佛教那樣為一個整體,很是松散,難以尋到源頭。”姬皓月搖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