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禮部尚書,就算當朝宰相,也不敢去更改。
李祀來回踱著步子,隨口問道:“愛卿為官多少年了?”
禮部尚書聞言,立即說道:“回稟陛下,老臣為官已有四十年...”
“四十年啊?”
李祀心生感慨。
“那這四十年來,你舉薦了多少人啊?”
李祀問這些話的語氣極為隨意,連看都沒看禮部尚書,仿佛是老朋友之前隨意聊著天。
然而,禮部尚書聽到皇帝這句話,心里一寒,連忙說道:“回稟陛下,老臣為官四十年,從未舉薦過任何人。”
“老臣深知,科舉制度乃我大唐命脈,不敢有任何不該有的心思。”
李祀望著禮部尚書,繼續來回踱著步子。
“好了,你起來吧。”
李祀停下腳步,開口說道。
禮部尚書究竟有沒有舉薦過,李祀自然會讓東廠去查。
“老臣遵旨。”禮部尚書起身,低著頭不敢直視皇帝。
李祀擺了擺手:“直接去太極殿吧,早朝要開始了。”
禮部尚書領命離開,朝著太極殿走去。
禮部尚書離開。
李祀走出長生殿,望向宮外方向。
大唐立國數百年,這中間積累了太多弊端。
節度使制度,土地兼并,科舉推薦制等等...
如果這些弊端不解決,大唐遲早被拖著墜入深淵。
...
大唐早朝。
群臣們依次沿著御道兩邊,走入太極殿。
在這過程中,百官不準竊竊私語,不準打鬧,有專門的官吏記錄群臣言行。
文武百官就位,皇帝越過群臣,坐在龍椅寶座之上。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臣子們行禮高呼道。
一般情況下,群臣們行禮后,皇帝都會說起身。
只是這次,朝堂百官卻遲遲沒有聽到這句話。
皇帝不說,群臣也不敢起來,只能跪在太極殿上。
李祀坐在龍椅寶座上,雄視文武百官。
“愛卿們跪的很辛苦吧?”
李祀話音剛落,朝堂群臣連忙高呼:“臣等不辛苦。”
“不辛苦就多跪一會。”
李祀緩緩起身,走到龍臺邊緣:“這次科舉考試殿試名單,已經出來了。”
“朕看了眼,很失望!”
李祀話語冰冷,讓群臣們頭皮發麻。
“朕沒想到,竟然有人插手科舉制度?”
“科舉制度為我大唐選拔了多少人才,但是如今,竟然成了某些臣子的后花園?”
“你們告訴朕,這大唐江山,是朕的,還是你們的?”
李祀語速越來越快,聲音越來越大,回蕩在整個太極殿中。
朝堂上跪著的臣子們見到皇帝發怒,嚇的連頭都不敢抬,瑟瑟發抖的跪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