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梁王才發現,他的后背衣衫,早就被汗水浸濕...
此次長生殿一行,梁王感覺兇險程度,更甚戰場。
戰場之上,雖有刀槍劍影,但都是明面上的。
可皇宮之中,可能因為一句話,一個眼神,直接被賜下一抹白綾,一杯毒酒......
相比于皇宮中的明槍暗箭,梁王更加喜歡戰場上的生死搏殺...
至于皇帝并沒有賞賜梁王什么...
梁王心里,不但沒有怨氣,反而有些驚喜。
上次蜀地賑災,皇帝已經賞給梁王白銀萬兩。
這次顯然不合適再賞賜白銀。
只是,如果不賞賜白銀,還能賞賜什么?
梁王已經是大唐王侯,爵位已然到頂。
皇帝不賞,才是對梁王沒有起殺心...
...
長生殿。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
對梁王,李祀只是稍微試探了一遍。
梁王此人,在李祀眼里,能力是有的。
只不過,李祀需要的不僅僅是能力,還要忠心。
如果剛才,梁王喝那杯毒酒之時,猶豫了片刻,找個理由拒絕,李祀恐怕恐怕真的賜下一杯毒酒,或者將梁王徹底流犯。
...
長安城中,除了梁王凱旋回京,另一件事正在浩浩蕩蕩進行著。
科舉經過了解試,省試,如今只剩下最后的殿試。
這次科舉考試,與往年不同。
最主要的區別,在于這殿試之上。
本次科舉考試的殿試,乃由皇帝親自主持。
皇帝親自主持科舉,這在大唐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皇帝乃九五之尊,至尊至貴,而科舉考試,每三年就舉行一次。
能站在朝堂之上的那些大臣,哪個不是科舉前三的背景?
甚至很多四品以上的官員,都是歷屆科舉的狀元...
皇帝這般舉動,雖然讓很多人不解,可對于考生士子來說,卻是天大的好事。
一想到能有機會面見大唐皇帝,無數考生們興奮不已。
往屆的考試,哪怕是狀元郎,對外宣稱,也只能是某位主考官的弟子。
但這次考試,只要通過殿試,所有的考生,都是天子門生。
這等榮譽,哪個不想擁有?
只可惜,只有省試前十,才能有機會參與殿試。
光是這一前提,不知道刷下多少寒窗苦讀多年的學子...
禮部尚書府邸前,正有幾位學子等著。
這幾位學子,正是這次參與殿試的士子。
禮部尚書負責科舉考試,這些士子,不遠萬里,趕到長安,參加殿試,衣食住行方面,自然也是由禮部負責。
這幾位士子,大多都是寒門弟子。
當然,也有幾個出自官宦世家。
官宦子弟,固然很多都不學無術,但也不是真的沒有人才。
而這幾位學子之中,王牧正在其中。
王牧參與省試之時,一篇‘家事國事天下事’,讓諸位考官驚嘆不已,直接取得省試第一的成績...
此刻,王牧站在禮部尚書府前,望著長安城繁榮興盛的一幕,烈火在胸膛燃燒。
他王牧,由科舉落榜,到重新站在這里,完全是因為大唐皇帝英明神武,廢除科舉推薦制...
否則,哪怕他王牧才華蓋世,也只能返回家鄉,了此殘生...
王牧在來長安之前,便已下定決心,定要將自己的才華能力,奉獻給大唐帝國,為大唐皇帝排憂解難,重開大唐盛世。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
王牧愿意肝腦涂地,至死方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