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殿內。
落針可聞。
滿朝群臣皆頭皮炸開,冷汗直冒。
臣子們萬萬想不到,這些節度使如此大膽,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聯手造反?
朔方節度使前車之鑒,他們看得還不夠清楚?
唯有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面色平靜,翻閱著呈遞上來的戰報。
“清君側?”
李祀望著戰報,臉上泛出一絲冷意。
北庭節度使倒也聰明,沒有直接起身就造反,而是打著‘清君側’的名頭,想要先掌控長安,將皇帝身邊的奸臣鏟除......
只是,掌控長安之后,究竟是‘清君側’,還是窺視其他,恐怕都是由趙珙說的算了。
“念。”
李祀將戰報丟在龍案之上。
“遵旨。”
近侍太監硬著頭皮,小心翼翼的將戰報捧在手上,高聲道:“圣人無道,重奸臣,輕忠臣,不辨是非,肆意殺戮......”
“今臣趙珙決定匡扶寰宇,為大唐萬萬生靈起兵,望陛下迷途知返......”
近侍太監顫著聲音念完,噗通一聲跪在地上,不敢起身:“陛下恕罪。”
朝堂百官聽到戰報內容,紛紛臉色難看至極。
清君側?
鏟除陛下身邊的奸臣?
這北庭節度使的意思,是滿朝文武都是奸臣嗎?
一時間,群臣激憤。
在他們看來,當今陛下雄才大略,乃百年不遇的明君,怎么到了趙珙嘴里,就成了暴君?
不僅如此,連他們這些臣子,也都成了奸臣?
只不過,戰報之中,透露出的其他東西,卻是讓眾人心驚。
北庭節度使聯合幽州等五地節度使,聯手發兵一百五十萬,一路上所向睥睨,即將抵達南亭關。
南亭關距離長安城不到五百里,其間再無任何關卡。
一旦叛軍攻破南亭關,將會一馬平川,直入長安城下。
到那時,長安被一百五十萬大軍圍住,恐怕真有被攻破的危險。
想明白這點,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李祀微微靠在龍椅寶座之上,望著百官們的反應,緩緩說道:“眾愛卿有何話要說?”
李祀話音剛落,內閣首輔張居正走出列,拱手道:“啟稟陛下,當務之急,是要決定是否派兵迎戰叛軍。”
內閣首輔張居正的聲音回響在太極殿上。
張居正并沒有被叛軍嚇到,反而直接詢問天子,是否迎戰。
這確實是目前最需要考慮事。
朝堂群臣神色微微一變。
迎戰?
叛軍擁兵一百五十萬。
拿什么迎戰?
“愛卿繼續說。”
李祀端坐在龍椅寶座之上,望向張居正,微微頷首道。
“回稟陛下,臣想知道,如今南亭關守軍如何?”張居正高聲問道。
“啟稟陛下。”
兵部尚書斬出,躬身道:“南亭關常備守軍大概十萬人,除此之外,南亭關有百姓三十余萬,必要時刻,可全員參戰!”
兵部尚書的話讓臣子們手腳冰涼。
十萬守軍?
一百五十萬叛軍?
這拿命去守啊?!
“啟稟陛下,南亭關守將董正清乃臣好友,董正清極為擅長守城,安史之亂時,董正清曾以五大大軍,擋住三十萬大軍圍城十多日,最后堅持到援軍支援......”
“臣以為,如今南亭關有十萬守軍,即便叛軍多達一百五十萬,但有董正清在,堅持兩三日當無問題。”
兵部尚書的話讓李祀微微詫異。
董正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