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節度使發兵一百五十萬,已經抽空了各自地盤上的大部分兵力。
如今,這一百多萬大軍,盡數被俘虜,剩下的那些將士,除了投降外,還有什么選擇?
“臣附議。”
“臣也附議。”
連續幾位大臣站出來,贊同張居正。
李祀掃了眼朝堂群臣,沉吟了片刻,開口說道:“既然如此,傳朕旨意,所有邊關叛軍投降者免死,抵抗者株連九族。”
“遵旨。”
“臣等遵旨。”
...
朝堂之上,近侍太監離開,傳達皇帝的旨意。
隨后,臣子們又開始上奏國事政務。
至于五大節度使等人,再也沒有任何人多看他們一眼。
早朝快要結束。
李祀終于掃了五大節度使一眼。
“造反謀逆,都拖出去砍了吧。”
李祀揮了揮手,對五位節度使下達的審判。
緊接著。
皇宮禁衛入殿,在五位節度使驚恐的目光下,將他們拖了出去。
從一開始,李祀就沒有考慮過饒這五位節度使一命。
開什么玩笑?!
這五位節度使既然選擇了造反謀逆,就應該想到自己會是什么下場。
他們落到這般后果再正常不過了。
如果這五位節度使造反成功,他們會放過李祀嗎?
根本不可能!
朝堂之上,李祀又處理了幾件政務,宣布退朝。
文武百官惴惴不安的進入太極殿,卻昂首挺胸的走出太極殿。
在進入太極殿前,群臣們擔心著叛軍問題。
但離開太極殿后,沒有一人再有著方面的擔憂。
如今大唐帝國面對一百五十萬叛軍,都可以輕描淡寫的擊潰,他們這些臣子,又如何不心安呢?
大唐帝國的興盛,就在眼前啊!
...
李祀返回長生殿,思索了片刻,擺駕前往永安宮。
算算時間,李祀該去看望一眼太后了。
這一次李祀前往永安宮,并沒有驚動任何人。
李祀剛到永安宮門口,便聽到宮內傳來一陣陣歡聲笑語。
“恩?”
“何事讓母后這般開心?”
李祀心中微微好奇。
李祀能聽出,其中一道聲音是太后,至于另一道聲音,卻是很陌生。
這道聲音,從來沒在皇宮出現過。
“見過陛下。”
永安宮的太監女婢見到皇帝,驚慌失措的跪下行禮。
“起來吧。”
李祀直接走入永安宮。
李祀一眼便看到太后正在有說有笑著。
“母后今日遇到什么喜事?”李祀走到太后旁邊的一個檀木椅子坐下。
“陛下!”
太后一臉驚喜的望著李祀。
“忘了介紹了,陛下,這位是嶺南宋家的宋仙兒,當年哀家與嶺南宋家關系不錯。”
太后立即說道。
李祀聞言,目光望向站在太后旁邊的少女。
少女眉目如畫,宛如世間的精靈一般。
“嶺南宋家?”
李祀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李祀記得,前段時間,曹正淳向他稟報,慈航靜齋求助嶺南宋家。
雖然不清楚嶺南宋家有沒有答應。
但現在,皇宮之中,卻出現了嶺南宋家之人。
這其中,是巧合,還是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