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明所引發的動靜并未驚動到天臺山上的佛門高僧們,這事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十分的平靜。翌日,凈明又回歸了他日常的生活,只是在那以后凈明就鮮有被人欺負的時候。
自池底之變后,凈明就不在唯唯諾諾的,雖然為人依然低調,但該用的手段還是會用的。那些經常找凈明麻煩的下院弟子,被凈明略施手段之后,就再也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了。一個個見到凈明,都是如小雞見到老鷹一般,戰戰兢兢地,大氣不敢喘,只有等凈明離去后,才敢行動。
白天的凈明依然還是那個堅毅、消瘦的小和尚,只是他的目光變得深邃,充滿了狡黠的光亮。晚上,凈明則在自己那個破舊的小院中,入定修煉,頭頂之上不時有幽光閃爍,將他的身體籠罩在其中,散發著淡淡的魔性。
凈明修煉時所散發出來的氣息,與佛門手段那叫一個大相徑庭,完全就是兩個極端,由此也可以看出凈明是真的變了。
凈明身上所散發的幽光可不一般,乃是先天之氣,用于修煉自然是事半功倍。
自從封神一戰,鴻鈞重定三界后,三界內的先天靈氣已經大不如前,只有少數仙山福地彌漫著濃郁的先天靈氣,天臺山自然不在此列。
天臺山不過佛門在東勝神洲的一個分部,一沒有準圣坐鎮,二沒有很深的底蘊,因此山中也就不可能有先天靈氣產生。與天臺山有同樣情況的還有蜀山,蜀山也沒有先天靈氣,山中的靈氣均是后天之氣。
除此之外,闡教的昆侖山和儒門的泰山,一個為上古仙山,一個有著孔丘這位頂級準圣坐鎮,山中皆有先天靈氣彌漫,乃修道的上佳場所。
后天之氣因為雜質較多,對于溫養元神、提煉法力等都是掣肘不少,比不得先天之氣那般圓潤完美。
三界中的先天之氣日益減少,轉化為了對于修煉不利的后天之氣,其實是天道為了控制三界修士的數量而做出的限制。這樣不僅可以控制修士的數量,還可以減少強者出現的幾率,天道也就可以更好的控制三界大勢。
凈明自池底得到的東西非同一般,乃是一枚漆黑的珠子,此珠非金非銀非銅非鐵,珠內魔氣激蕩,蘊含著非凡的力量。此珠名魔道,珠如其名,乃是一件魔道至寶,其內還傳承著源自魔祖羅睺對于魔道的感悟,本是羅睺之物。
凈明此子也是來歷不凡,乃是羅睺的一縷殘魂經歷了近萬世的轉世投胎后的新一世,因此與這魔珠一相遇就產生了難以阻擋的反應,也就有了凈明那夜的‘狂言’。
重新喚起了魔祖羅睺的傳承記憶,凈明自然也就不會再走什么佛門之道,但是依然弱小的他也只能暫時寄居在佛門的屋檐之下才能得以安生,待日后修為精進后再遁出佛門不遲。
“呼!”天剛剛亮,凈明就緩緩睜開眼睛,終止了修煉,頭頂的幽光也隨之消散開來,識海中的魔珠也內斂起來不在逸散魔氣。
“不出三十年,我就能修煉到大羅之境,到時候就是我重新建立魔道之始!”凈明的雙目中精光一閃而過,對于未來他已經充滿了希冀。
三十年從天仙修道大羅金仙也就只有凈明這位羅睺的轉世身才敢口出狂言,換做其他人就是李清也不敢這樣說。
凈明敢如此說,所仰仗的不過就是識海內的魔珠。此珠不僅有著羅睺的傳承記憶,還是一件了不得的魔道至寶,為先天極品靈寶,珠內孕育的先天魔氣可用來修煉,走魔道一路事半功倍。
吱!凈明打開房門,身體輕快的出了自己那破舊的小院,朝著伙房走去,開始他一天的日常。
只要凈明不把自己修煉魔道之法的事情暴露出去,安心在天臺山修煉,小心做人做事,就是天臺山的那些金仙強者也難以察覺到凈明的異樣。魔珠除了能為凈明提供修煉之外,還有著隔絕氣息之能,讓凈明輕易不會暴露。
當年魔祖羅睺能橫行洪荒,并與道祖爭鋒,雖然仰仗的是誅仙四劍、弒神槍和十二品滅世黑蓮,但魔祖羅睺的成道之基卻是魔珠。
可以說,沒有魔珠,魔祖羅睺還存不存在都是兩說。
此番魔珠出世,肯定不是機緣巧合,乃是得到了天道的認可,不然凈明也不會說出‘三界再無魔祖羅睺’之言。
正所謂舊不去新的不來,對于人來說也是如此,舊身不滅,談何心生。
魔道雖然向來都是邪惡的代名詞,一提到魔道都是負面的感觀,但是作為三千大道之一,魔道也是天道的一部分。天道要想補全自身,魔道就必須立起來,就像立下佛門一樣。而且還能借魔道之手牽制玄門、佛門以及儒家等勢力,互相制衡,如此一來天道也能更加穩固。
當然就憑新生的凈明就想辦到這些,那真是太過小看三界之人了。佛門的自立是因為有著西方二圣的,換做其他人敢跳出玄門自立門戶,你看看太上老君他們是不是那樣好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