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門,魏霍姑姑魏氏一見到石爍便笑嘻嘻地說:“哎呦,這閨女長得真俊,小臉跟桃花似的,唔家侄兒可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啊!”接著她又把石爍渾身上下都夸了一遍,聽得石家所有人心里都美滋滋的。
夸完之后,魏氏方才把帶來的糖果和幾樣東西放到大桌上。見著有糖吃,七歲的石烜便迫不及待地要吃,魏氏不慌不忙地抓了些給他,而后又從懷里掏出了用紅紙包著的彩禮,說:“石大兄弟,這里是一百九十九塊九毛九,寓意能長長久久!”
石家人對這樣的安排挺滿意的,石柱抽起旱煙,說到:“魏家大妹子,俺們家對你侄兒魏霍也都很滿意!送來的彩禮錢,我把它交給我們家爍兒,到時候讓她帶回去過日子。”
把紅包給了石爍后,石柱望了望石裕氏和季氏,繼續說:“行,那這門親事咱就定下來了!今天是臘月初十,等臘月十六那天,我帶爍兒到魏霍家里去一趟,也給你哥和你嫂子看一看石爍,二來是把成親的日子給定下來!”,
魏氏聽到這里也特別高興,“好啊!石大哥,以后咱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還需要我們置辦的,你這個未來親家盡管提!”
商議停當,魏氏便帶著魏霍離開了,只留下石爍扒在門旁悄悄看著他們遠去的背影。
臘月十六這天,石柱如約帶著大閨女石爍到了魏霍家,一看重蓋的房子,果然增色了不少,到處都打掃得利利亮亮的。魏霍父母也特意打扮了一番,笑臉相迎,見著未來兒媳婦長得標標致致的,心里更是樂開了花。
魏霍帶著石爍到房里單獨聊天去了,家長們就商議著備辦婚禮的事情,最終定在一個月后,也就是年后的正月十六這天。
到了臘月二十八,快過年時,魏霍按照習俗,特地給未來老丈人送了兩瓶酒并一些小禮品,雖然不很貴重,見未來女婿來了,石家人還是一如既往的歡迎。呆了一陣子,魏霍提出帶石爍到縣城伊山街去逛逛,現在正是臘月底,那里很是熱鬧。石爍也想抓住這難得的兩人單獨相處的機會,便爽快地答應了,簡單打扮一番,推著腳踏車就要出門。
這時石柱攔住了石爍,那石爍以為父親不讓出門,怎知石柱說:“丫頭,你把魏霍家送來的彩禮錢,拿一些給魏霍帶回家去!”
“為啥呀,唔噠?”
“人家要準備婚房,還要添置些東西什么的,不要用錢啊?”
“那好,我去拿些!”石爍又對季氏說:“唔媽,俺們晌星就在街上吃點,別等我們回來吃飯了啊!”
于是,“小兩口”便在季氏和石柱“路上小心點”聲中甜蜜地出發了。看著兩人在腳踏車上歡快的背影,季氏對石柱說:“他噠,你看現在年輕人多好啊,比俺們那時可自由多了,想到哪就到哪,有個腳踏車多方便!”
石柱應和著說:“是呀,咱那時還得整天提心吊膽,指不定哪天天上就能掉個炸彈下來,現在好了,不但能過上安穩日子,最主要的是,生活條件也比以前好了,哪像我們以前,上哪去主要靠兩條腿......”
魏霍和石爍兩個年輕人在街上也沒閑著,琳瑯滿目東西看得他們眼花繚亂:炸油條、馓子、麻花、大糕、包子、麥芽糖,各種調料、香料,大小玩具,鍋碗瓢盆、笤帚、簸箕,衣服首飾,剪紙、窗花、煙花爆竹,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還有地方有人在玩雜耍,引得他們駐足良久。
中午,兩人簡單吃了碗面,畢竟他們都不是大手大腳花錢之人,眼看就要結婚過日子,能省則省。到了下午,看天差不多時,兩人便騎車回來了。到躍進門往北一點點時,魏霍下了車,自己腿走回家,石爍隨后便騎著腳踏車回頭,傍晚時也到了家。
石柱、季氏和石燁到生產隊幫忙殺年豬、起魚塘還沒回來;石裕氏正在幫著石焆弄飯;石烜見大姐上街回來了,立馬迎了上去,嚷著要東西。
石爍不慌不忙地說:“石烜,別急,這個木頭劍是給你玩的!這個頭箍,是給你二姐的!還有些油果子,你拿去和你二姐分著吃吧。剩下的這些東西是給老太太他們的,不許亂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