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臣妾就給殿中省下詔擇一良辰吉日去鄭家下聘禮了,征鄭女入宮充任充華。陛下,那臣妾就先退下了。”
說著還來了一把旁邊的李承乾,母子二人對皇帝施了一禮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母后,這么做是不是有些抬舉鄭家和李績了,咱們只要行的正,還怕被人說什么不成。”
李承乾當然知道長孫皇后為什么要這么做,但看著母親委屈自個,他還是沒忍住的抱怨了兩句。
“乾兒,母后知道你的孝心,也知道防止別人的詬病犧牲了許多。
但你時刻要記住,他不僅僅是你的父親,還是這天下的君王,什么時候你都要把人臣之道放在最前面。
再說長孫一脈恩榮過甚,這不是長久之道,也是時候該分一杯羹給別人了。”
在她看來,李承乾雖然在軍政兩道上都不小的建樹,但他對皇帝這兩個字理解的還是不夠透徹。
即使自己和兒子是皇帝最親近的人,可一旦失去了分寸那就是滅頂之災。
西漢的衛家和今日的長孫家是何其的相似,而皇帝則比漢武帝更加的英明,自己母子要不時刻小心,那戾太子的事可就不僅僅是前車之鑒了。
“諾,兒臣知道了。再說這種事本也沒有我這做兒子的說話的份,還是安心當好自己的差就是了。”
看到兒子這么快的能領悟自己的意圖,長孫皇后很欣慰。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李承乾能走到今天,這其中吃了多少的苦楚她這個做母親的怎么會不知道。
今天這個令人敬畏的太子爺,是他在風雪中與敵人奮力搏殺換來的。為了能讓兒子不被皇帝猜忌,自己分出去一些恩寵又算的了什么呢。
“哦,對了,母后,前些日子玉山的軍陵是請李淳風主祭的。而聽說孫思邈神醫也是他們道門的人,所以就請他將人尋來,好給母后開幾個方子治療下您的氣疾。”
自從生完李治之后,長孫的身體雖然在面上看著沒什么,但精神卻沒有以前那么好了。
而在這個時代,能幫她調養好身體的大夫就只有那個有藥王之稱的孫思邈了。
當然這天下可是沒有免費的午餐的,李承乾也是和他們做了一筆交易,要不然人家怎么能誰得把這樣的神人送給他呢。
“好,還是我兒知道心疼我。不過,這是有代價的吧。”
兒子的孝心自然是不能拒絕的,但道門可不是像面上看起來那么簡單,她怕是李承乾上了他們的檔,到頭來就不好收拾了。
“母后放心就是,兒臣當然知道這其中的利害,斷不會生出麻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