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聽到這個任命,也是略帶同情的看了他一眼。
靳開來在軍事技能和指揮方面沒的說,是一個優秀的基層軍官。但是他平時在連隊里面愛發牢騷,一直不被上級看好,當兵好幾年了也升不上去,長期只是排職干部。
現在他戰前被臨陣提拔一級本應該是一件十分高興的事兒,但是這個任命可是有很多說道在里面的。
按照我軍的傳統習慣,上級單位的副職軍事干部在戰時要下派給下級單位加強指揮。
比如副師長去主攻方向的團,副團長去主攻方向的營,而副連長則是更加直接,一般都是會去帶尖刀排和突擊隊這樣的戰斗單位。
這類單位任務重,傷亡大,可以說副連長就是一個送死的官兒。
而靳開來原來是炮排排長,屬于火力支援單位,戰場位置靠后,傷亡風險相對較小。
那是有人看他不順眼,要故意整他么?
也不是,這恰恰說明上級十分的信任他。
當年在對交趾人作戰之前,這種事情十分普遍,為了提高參戰部隊的戰斗力,很多部隊都進行了大量的臨時組織調整。
例如,藍州軍區某參戰部隊戰前共調整提升干部六十七人,其中提一職的三十九名,直接提兩職的二十八名,占干部總數的百分之六十,軍政主官和部門首長大多都換了。
都說臨陣換將是兵家大忌,可是當年為什么要做這么大的調整呢?
原因就在于,當時國家已經多年不打仗,部隊里面管理型干部居多,戰前需要調整些指揮型的。
另外有的戰斗部門平時用了些關系戶以及聽話型,照顧型的干部,而戰前則需要調整些能打的,能干的干部上來充實部隊戰斗力。
嚴格來說,張偉就是一個關系戶,否則他一個軍里的文化干事,怎么能成為戰斗單位里面的政治部門主官呢。
現在提升靳開來作為副連長,其實是幫張偉擋了子彈,否則按照規矩,沒有副連長的情況下,很可能就是要派他去尖刀排帶著戰士們沖鋒陷陣了。
等到下面戰士們的掌聲停止之后,梁連長繼續說道:“同志們,戰爭就要打起來了。上級給我們一連的任務是,擔任尖刀連,穿插到敵后截斷敵人可能出現的援兵,就像連旗上面書寫的那樣,我們就是破敵尖兵,要直擊敵人的心臟,給他們致命一擊。”
連長不愧是經驗豐富,這一番簡短的動員,卻是說的人熱血沸騰,戰士們再次鼓起了掌聲。
下面的靳副連長不知想到了什么,臉色卻更加黑了。
梁連長繼續說道:“下面大家繼續做好戰前準備,炊事班準備開飯,飯后大家好好休息,好了,現在解散。”
隊伍解散之后,張偉想去和靳開來聊一聊,安慰一下他,畢竟自己是指導員么,思想工作是自己的本職,他接了這么一個送命的差事,難保不會有什么想法。
另外張偉也想化解一下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印象里面,平時就是他對自己的前任意見最多。
這馬上就要開戰了,明天大家能不能繼續一個鍋里吃飯還是個未知數,沒必要將矛盾帶到戰場上面,帶到另一個世界。
但是看到連長已經找上了他,張偉就沒有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