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長問道:“這是你的真實想法么?你要知道戰場前線可是很危險的。”
兒子毫不猶豫的說道:“我知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作為您的兒子不應該走上戰場么?我想和爸爸一起參加戰斗。”
雷軍長怔怔的看著他,沒有再說什么。
作為一個父親,他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過完這一生。可是作為一個軍人,一個高級指揮員,他希望自己手下都是無所畏懼的勇士。
第二天,雷軍長就給兒子辦理了調動手續,不是遠離戰場,逃避戰爭,而是將兒子送上了最殘酷的戰爭第一線。
臺燈下,發了一會兒呆的雷軍長從記憶中清醒過來,收回思緒。
他攤開紙,研好墨,提起筆,想要給妻子寫一封信,將兒子已經犧牲的消息告訴她。
老太婆:
凱華這么多日子沒給你去信了,我想你會料到的,我經得住,你也該經得住,凱華回不來了,孩子犧牲了。
古人說,“忠孝不能雙全”,凱華為國捐軀,有這樣的孩子,我們該感到光榮,你放心,離休后,我陪你去菜場買菜……
寫著寫著,雷軍長不禁老淚縱橫。他站起身,披上外衣,走出了屋子,他想要去墓地再看一眼兒子。
一連后山的墓地,玉秀正趴在梁連長的墳墓上面痛哭。晚上,等到梁大娘和盼盼睡了之后,她才偷偷溜出來,想要和丈夫說一些心里話。
看著丈夫的墳墓,玉秀說道:“三喜,俺又來看你了。”
此刻,一路上一直壓抑著的情感徹底爆發了,玉秀不禁失聲痛哭起來。
哭了一陣,玉秀用手摩挲著用木頭刻成的墓碑上面丈夫的名字,說道:“三喜,俺和娘后天就走啦,你放心吧,你合上眼睛吧,俺要給娘養老送終,盼盼俺給你養大成人。”
邊說著話,玉秀又哭了起來。
這時,張偉和一排長帶著梁大娘找了過來。他們是聽梁大娘說不見了兒媳婦,怕她一時想不開,出點什么事,才尋找過來的。
玉秀看著眾人說道:“指導員,給你添麻煩了,俺就是覺得心里頭悶得慌,想出來走走。”
梁大娘看到兒媳婦沒事,也放心了,說道:“你們先回去吧,指導員,俺娘倆在這待會兒。”
張偉知道這種事情沒法多勸,只能答應一聲,帶著一排長回去了。
梁大娘看他們走了之后,勸慰道:“咱不哭了,秀,多想想以后的日子,想想盼盼。”
玉秀坐在墳墓前面,低頭不語。
這時,來看兒子的雷軍長踱步走了過來。
雷軍長走到這對母女身邊,看他們傷心的樣子,問道:“可是烈士家屬?”
梁大娘應道:“恩,你是?”
雷軍長說道:“我也是,我的孩子也埋在這里。”
梁大娘拉著兒媳站起身,問道:“啊,這是老幾啊?”
雷軍長嘆了口氣,說道:“就這一個。”又指著眼前的墳墓問道:“這是你家的老幾啊?”
梁大娘回答道:“老三,老大打鬼子那功夫犧牲了,老二運動時讓壞人整死了,這是老三呢。”
雷軍長細細的看了下墓碑上面的名字,說道:“大嫂,聽你的口音,像是齊魯的?”
梁大娘說道:“恩,沂蒙山的,俺那兒是老區啊。”
梁大娘的話似乎是勾起了雷軍長的回憶,他嘿然一聲沒有再說話。
梁大娘看他落寞的樣子,反而是勸慰道:“老同志啊,想開點兒,俗話說人活百歲也是死,孩子們這么死了,值得!”
雷軍長敬佩的看著這個樸實無華的農村婦女,不禁感慨還是老區人民的覺悟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