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頓了一下,將手里的煙掐滅之后,孟主編繼續說道:“下面我們重點討論一下《未來在召喚》這個話劇劇本,還有前段時間孫哲同志推薦的這部《高山下的花環》,大家有什么意見可以說一下嘛。”
一位年齡比較大的老編輯說道:“前面不是開會討論過了么?我覺得還是應該謹慎一些,我們從事文學編輯工作,一定要注意政策風向,否則是要犯錯誤的。《未來在召喚》在創刊號上發表也可以,但是不是可以調換下順序,不要放在頭條,我看可以把這個劇本和后面的翻譯作品放在一起。把秦牧的短篇《殘雪》放在頭條上。至于《高山下的花環》完全可以放在下一期嘛!”
另一位從出版社少兒組調來的葉編輯喝了口茶,說道:“我看《未來在召喚》這個劇本完全沒有問題嘛,這部作品表現的是我們這個時代新與舊的斗爭,到底是解放思想,擁抱未來,還是堅持現代迷信,因循守舊,這就是我們社會生活活生生的現實,我感覺在我們收錄的稿子中是這部作品是最契合我們雜志主題的一篇了。”
等葉編輯說完,孫哲接口道:“我同意葉編輯的意見,鄧公在去年底的中央會議上就提出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么,這部作品恰好就是反應的這個主題。”
那位年齡比較大的老編輯見兩個年輕人都反對他的意見,也沒多說什么,只顧品著茶水,臉上卻流露出你們還是太年輕的表情。
綜合了大家的意見之后,兩位主編拍板決定還是將《未來在召喚》的劇本留在頭條。
這時,葉編輯說道:“這部《高山下的花環》寫的也不錯,挺打動人的,這應該是第一部反映南疆戰事的長篇吧。而且它與以往的軍旅作品也不同,很有開創性,但是孫編輯帶回來的太晚了。咱們前面的稿子都已經確定了,而且已經和作者都聯系好了,說要在創刊號上面發,現在撤下誰的稿子都不妥,我看還是放在下一期吧。”
孫哲反駁道:“南疆戰事剛剛結束,現在發出來和過幾月再發效果能一樣么?而且我也和作者說好了要在創刊號上發出來,他才答應把稿子給我的。”
旁邊另一個李姓編輯說道:“那就只能把翻譯作品撤下來了,但是也只能空出三十多頁的內容,要不分兩期來發。”
孫哲感覺這完全是在和稀泥,于是說道:“那還不如等到下一期再發呢,這部里面人物的性格轉變是很打動人的,咱們是季刊,你分成兩部分,這部的影響力會下降不止一個檔次。”
李姓編輯一想也是這樣,惋惜的說道:“那就只能放在下一期了,你和作者再溝通一下,不然你有什么辦法?”
孫哲看向案首的秦主編,說道:“我還真有一個辦法,就是不知道兩位主編同不同意。”
秦主編說道:“那你就說說看,年輕人想法可以大膽一點么。”
孫哲說道:“我在部隊里面和原作者一起修改稿子的時候,順便找了一些戰士來試讀,好多戰士看完之后都是感動的直落淚,戰士們都稱贊這個故事十分真實,就像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一樣。”
“我說這些就是想表示這是一個非常能打動人的故事,而且正合現在自衛反擊戰的熱點,所以我們不妨撤下那部翻譯作品,再把咱們的第一期創刊號就做成紀念自衛反擊戰的特刊,增加五十頁的量,全文刊登這部作品,另外再找些反映這場戰爭的詩歌散文一期刊登。”
眾人都是眼睛一亮,這還真是一個辦法。只有那個老編輯在一邊感嘆,你們就不能穩重一點么?這也有點太出格了,辦雜志沒有這么弄的啊。
幸虧兩位主編都不是拘泥不化之人,又和眾人商量了下這個建議的可行性,最后秦主編拍板做了決定,采納了孫哲的意見。
接下來眾位編輯又具體商討了一下新增的稿件,欄目的設置,排版的順序等等問題。
各項事情都議定之后,《當代》創刊號的最終目錄就確定了下來,等出版社的領導審核之后就可以開機印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