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組織老兵們看過《花環》電視劇之后,張偉在晚上還為他們準備了一場歡送晚會。這是張偉組織宣傳股新聞科,文化科和文藝組的人一個月前就開始精心準備的,這將是老兵們最后一次在部隊參加的集體活動。
張偉為此還特意創(piao)作(qie)了一首《駝鈴》,并且找軍區文工團的趙團長介紹了一位女中音歌手來演唱,烘托晚會的氣氛,退伍的日子怎么能沒有《駝鈴》呢?悠揚的歌聲在舞臺上面響起:
“送戰友,踏征程。
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
路漫漫,霧蒙蒙。
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當心夜半北風寒,一路多保重。
送戰友,踏征程。
任重道遠多艱險,灑下一路駝鈴聲。
山疊嶂,水縱橫。
頂風逆水雄心在,不負人民養育情。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弟兄,待到春風傳佳訊,我們再相逢。”
唱好這首歌其實相當有難度的,不過趙團長介紹來的這位年輕的女歌手聲音細膩,腔調低沉,歌聲中兼有離愁別恨式的悲傷感和鼓勵情,音調和表情演繹的都十分到位,贏得了戰士們的滿堂喝彩,在晚會結束的時候又演唱了一遍。
軍隊中的軍歌大多都是士氣高昂,有節奏的隊列歌曲,而像《駝鈴》,《血染的風采》,《祖國不會忘記》,《小草》等等這樣抒情的歌曲并不算太多。
在后世,當兵的人都十分喜歡這首歌,但是也最怕聽到這首歌。一首這樣悲傷的曲調足以使一個即將退伍,但又不舍離開軍隊的軍人陷入悲愴的情緒之中不能自拔,應歌應景應情,最不舍的還是一起摸爬滾打過的戰友和流過血流過汗的沙場!
舞臺下面,在歌聲中,一群全華國最剛硬的漢子們哭的稀里嘩啦,這確實也是難得一見的場景。為什么?因為感情,戰友情。
什么是戰友?對于戰友這個詞,各種解釋頗多,但是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是這樣的,
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生戰爭,戰友是唯一能把你的尸體帶回家的人。
世事無常,尤其是剛剛經歷過戰場上面浴血廝殺的這群士兵們,對于這個成語更有體會。在戰場上,下一刻會發生什么,沒有人知道,一秒鐘也許就是生與死的距離,但是在戰場上面最值得信賴的就是這一群生死都在一起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