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思考了一陣,問道:“黃場長,你說的是‘黑鷹’直升機么?”
黃場長想了想,說道:“張顧問,你對我們空軍的裝備還有研究啊?不過我聽說不是什么鷹,好像是叫什么羊的,這外國人給飛機起名字也夠怪的,怎么都是這貓啊,狗啊的動物啊?記得前些年從北極熊引進的米-4直升機就被叫做‘獵狗’。”
確實戰機的命名和動物有著難解的緣分,很多戰機除了擁有字母和數字構成的型號名之外,還都喜歡用動物的名字來作為綽號,這也算是國際上面通行的慣例。
而且這種綽號的選取也是有一定規則的,像是轟炸機由于其機身龐大,飛行速度較慢,多使用個大體壯的動物名字,比如:圖-4“公牛”,圖-16“獾”,米亞-4“野牛”等等;戰斗機則由于速度快,操作靈活,多使用鳥類來命名,例子就更多了,F-15“鷹”,F-16“戰隼”,F-18“大黃蜂”,F-22“猛禽”等等;而直升機由于主要是對地支援作戰,所以多使用地面動物來命名,比如:米-1“野兔”,米-4“獵狗”,米-15“母雞”,AH-1G“眼鏡蛇”,還有“小羚羊”,“山貓”等等。
張偉想著名字里面帶羊的直升機,突然說道:“黃場長,你說的是‘小羚羊’吧?”
黃場長說道:“對,你這一說我就想起來了,就是你說的這個‘小羚羊’,張顧問,你對外國的軍機也很了解啊,國內的我都清楚,國外的這些新機型我就不知道了。”
張偉隨口應道:“恩,個人愛好,我平時就喜歡了解國內外最新的軍事裝備,都是在報紙雜志上面看到的。”
SA341型“小羚羊”直升機是六十年代法國宇航公司研制的一款多用途輕型直升機,這款直升機體積小、重量輕、速度快,飛行性能非常優秀,在1971年該機曾創下直線航段飛行、閉合航線飛行等三項世界直升機飛行速度紀錄,速度都超過了300千米/小時。
這款飛機相當成熟,可以用于反坦克,偵察,運輸,救護等多種任務,因此在很多國家的軍用和民用領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華國在八十年代也訂購過一批該型號的直升機,原本是想訂購二十四架,后來由于經費有限,只訂購了八架。
張偉低聲跟任導演說道:“任導,要是真有這么一架直升機,那咱們的航拍就沒問題了,咱們得想辦法爭取一下。”
任導演點頭稱是,自從張偉那天提起航拍的設想之后,他心里面也一直癢癢的,十分想嘗試下這種大場面,于是他就和黃場長商議起具體操作步驟來。
事情說的簡單,但是具體操作起來仍然是困難重重,解放軍空軍的管理比較特殊,受空軍領導機關和所在軍區的共同領導,這種多頭的管理模式責任不太明晰,也是后世軍改的重要原因之一。軍改之后,解放軍確定了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原則,才使管理層級更為順暢。
任導演首先派人去軍區空軍司令部聯系,結果對方告訴他們過來進行測試的“小羚羊”直升機,根本不屬于軍區所屬部隊,他們沒有管轄權,無法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