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是在軍區所在地蓉城統一進行的,在文化科目考試之前,參加考試的士兵還要進行政審,體檢和體能考核。
體能考試包括隊列,實彈射擊,戰術動作,體能等項目,這些都是軍隊日常訓練科目,對張偉這樣的老兵來說都沒有什么問題,不過他有將近一年沒有在基層連隊了,訓練有些松懈,只考了七十幾分,排在考生中游的位置。
隨后進行的文化科目考試科目包括了語文,軍事知識,政治理論,科學知識綜合四科,每科100分。
此時國家進行的各種考試中還沒有外語,這也讓張偉喪失了一大優勢,這個年代的人普遍都不會外語,張偉相對來說英語還不錯,至少可以和米國人進行簡單的溝通,全國高考也是一直到83年才加入了外語科目的考試。
軍事知識這科考的都是士兵們平時在軍隊中組織學習的一些簡單的軍事理論,像是人民軍隊的歷史與光榮傳統,人民軍隊的組成和主要裝備,偉人的軍事思想,我國國防形勢以及國際戰略環境等等。
其他幾科考的就都是高中知識了,題目并不難,張偉前世是個文科生,語文和政治都沒問題,對于基本的物理化學知識也有所了解。
考試果然很順利,張偉成績雖然不是很突出,但是也足夠他從報考者中脫穎而出了,考試結束幾天之后,他就收到了金陵高級步兵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收到通知書后,張偉就在團里面辦好了手續,卸任了宣傳股長的職務。
在收拾行李準備離開軍營的時候,張偉才發現自己是那么的不舍,這一離開估計就沒有機會再回來了。
這里是他來到這個時代之后所待過的第一個軍營集體,和戰友們一起戰斗,一起工作,學習,生活的畫面還都歷歷在目。
這次宣傳股報考軍校的不止張偉一個人,還有好幾個年輕的戰士都參加了考試,畢竟這些宣傳股的戰士文化水平都不低,有了機會都想試一試。
像是電影組的“發明小能手”包志文,美術大師莊雨,還有小丫頭吳雪也都參加了不同的考試,并且拿到了錄取通知書,陸陸續續也都會離開這個集體,各赴前程。
分別之前張偉利用宣傳股長的權利最后組織了一場晚會,并且將之前在《攻克諒山》劇組演出的那兩個小品節目搬上了舞臺,他親自出演,算是和109團的戰友們告別了。
軍校要到九月中旬才開學,還有一個月的時間,張偉準備回帝都休息一段時間,然后直接去金陵上學。
自從過年期間回了一趟帝都之后,張偉對這一世的家庭成員們也產生了割舍不掉的親情,離開家又已經半年多了,他還挺想念父母的,也十分想念妹妹吳夢雪。
可是計劃總沒有變化快,在張偉就要動身回帝都時,魔影廠的趙峰又找上門來,謝縉導演已經拍完了《天云山傳奇》,正在進行后期制作,劇組邀請張偉去魔都參與《高山下的花環》電影劇本的改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