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哲說道:“對了,小張,我找你還有幾件事情。”
說著他從包里拿出一摞稿紙遞給張偉說道:“前段時間帝都作協召開了你寫的四部軍旅文學作品的研討會,這是與會的作家和評論家們對于你寫的幾部提出的一些意見和看法,我也參加了討論,開完會之后就讓我把這個捎給你。”
張偉沒想到魔都作協會專門開自己作品的研討會,忙接過稿件翻看了起來,其實自從《花環》發表以后,各地作協對于張偉的作品研討會陸陸續續也都開了一些,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作品研討會是文聯作協這些組織經常舉辦的一種文藝活動,就是作家,讀者,評論家坐在一起就某位作者的作品品頭論足一番,說好說壞都行,就是總結經驗,而且也不一定需要原作者參加。
這種研討會后世慢慢變味了,大多成了“討好會”,不管作品如何,大家只會一致叫好,然后好吃好喝好拿好玩。
不過在此時,這種研討會還是很有意義的,張偉從稿件中看到了不少的真知灼見。
張偉簡單翻看了幾頁,說道:“孫哥,謝謝了,這個對我還挺有幫助的。”
孫哲說道:“那就好,當時討論還是挺激烈的,對于你的幾部里面英雄人物的塑造方式和軍旅文學的現實主義創作手法,有很多的爭論,你可以好好看一看。”
張偉說道:“恩,好的。孫哥,你還有什么事么?沒事的話咱們去吃飯吧。”
孫哲說道:“還有一件事跟你說一下,你寫的《花環》的繁體版已經在香江上市了,另外文化部有一個和東瀛出版界的文化交流活動,準備把《花環》也列入其中,出版東瀛文字版本。”
張偉大感詫異,《花環》這種軍事也能參與文化交流活動么,不過不管是日文版還是英文版,反正也賣不了幾本,倒是在香江出版的繁體版更值得關注,香江最近幾年就有好多受到交趾排斥而出現的華僑難民。
華國就沒有幾個作家的書在國外賣的好的,記憶中似乎只有大劉的《三體》這種科幻還行,另外就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紅樓夢》這些古典名著了,反而是華國的書店,圖書館里面翻譯的外國作品不少。
不過拋開其他因素不說,張偉現在也可以說自己是一位國際知名作家了,瞬間感覺逼格提升了不少。
孫哲最后說到:“還有最后一個問題,你最近有寫什么新的作品么?我可不想再被秦主編訓斥一頓。”
張偉說道:“有啊,《兩伊戰爭前景預測》,《兩伊戰爭中依拉可軍隊的戰略分析》,《特種部隊作戰編組研究》”
孫哲說道:“什么亂七八糟的,這就是你最近在忙的軍事論文啊?”
張偉說道:“是啊,最近在忙著寫這些東西,腦袋里面一團漿糊,根本沒有心情寫。”
孫哲說道:“那你就不繼續進行文學創作了啊?”
張偉想了想,說道:“對了,我之前寫過一篇短篇《陽光燦爛的日子》,待會吃完飯拿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