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陳默來到太師府參加議事,天子已經遷往長安,如今留下來的,基本都是戰將,董卓已經調遣心腹人馬去往長安駐守。
“太師,在下以為擋在京兆之地多建立一些房舍供這洛陽之民居住,另外還得有足夠的田地供他們耕作,否則這些人口便是遷至京兆,無立根之本,也難存活。”陳默出列,跟董卓拱手道。
“陳將軍這些時日遷民做的不錯,不過此事……”董卓點了點頭道:“此事會有京兆尹去做,你且寫個章程出來,老夫命人送往京兆之地。”
“喏!”陳默點點頭,這是他目前唯一能夠做的事情。
“如今關東諸侯已在酸棗盤桓多日,卻不進軍。”董卓將這件事先放一邊,對他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跟諸侯之間的斗爭,看了看眾人,董卓詢問道:“這一直對峙,空耗錢糧不說,也不利于國家治理,諸位可有良策?”
其實消耗更大的還是諸侯,畢竟董卓這邊兒處于守勢,但現在人口都遷往了京兆,現在對董卓來說,是能夠放開手跟關東軍打一場了,但關東軍死活不往前的態度,卻讓董卓有些使不上勁兒。
殺出去?對方屯兵酸棗,隔著河道就是防著這一手,而且如果殺出去作戰,董卓的補給線不但拉長,而且很容易被截斷。
雖然不想承認,但在這次的對峙中,主動權是落在諸侯手中的,董卓不想耗下去,如今人口已經遷往關中,他隨時可以走,但就這樣打都沒怎么打就退回去,那以關東諸侯的尿性,肯定會渲染董卓自知不敵,退守關中,一群人跑到酸棗吃吃喝喝了幾個月,然后就勝利了,這讓董卓臉面往哪掛?
按照董卓的意思,這仗是必須打一場的,這也是他留下來的原因。
眾人聞言一時默不作聲,顯然都沒有更好地辦法,人家不動兵,而自己這邊又不想主動出擊,這仗怎么打?
呂布長身而起,對著董卓一禮道:“太師,不如給末將一支人馬,主動前往挑戰,殺一殺賊人銳氣?”
李儒點了點頭道:“溫侯驍勇無雙,且擅騎射,若只帶輕騎前去尋釁,擾敵糧道,或許能逼迫袁紹進兵。”
董卓點點頭,看向呂布道:“奉先需多少兵馬?”
“無需太多,只需于我兩千精騎。”呂布大喜,連忙道。
兩千精騎,倒是不多,董卓點點頭道:“便依奉先之言,于你兩千輕騎前往賊營搦戰。”
“喏!”呂布聞言大喜,連忙起身應命而去。
堂中突然有人道:“太師,還有一法可激袁紹出兵。”
“哦?”董卓聞言,看向那人道:“且言之。”
“袁隗叔侄如今尚在獄中,若將其斬之,必能激怒袁紹,屆時就算他不愿出兵也不得不出。”那人躬身笑道。
陳默雖然覺得這種事有些損,不過也確實如此,現在也沒有阻止的立場,如果袁隗、袁基被殺,袁紹如果還不動兵,只會讓人齒冷,這跟之前的局勢又有不同,袁紹、袁術顯然不能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