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已經說服公孫瓚發兵冀州!”逢紀微笑著對袁紹一禮道。
袁紹聞言放下手中的物件,站起身來,想了想道:“不過韓馥帳下,也頗有猛將,而且冀州之地,兵多糧廣,公孫瓚此番出征,未必能勝。”
“主公有所不知。”逢紀在自己的席位上跪坐下來,對著袁紹一禮道:“韓馥性暗弱,雖有將才,卻不能用爾,雖有精兵,卻無能調度,便是兵馬再多又有何用?反觀公孫瓚,雖幽州苦寒,但其麾下皆乃驍勇善戰之士,且公孫伯珪善御騎兵,若然交手,韓馥身邊不過耿武、趙浮、程渙之輩,安是公孫之敵?”
公孫瓚善戰之名人所共知,當初在成皋外,是為數不多能跟西涼鐵騎抗衡的,韓馥麾下這些人,就算兵多,對上公孫瓚也未必有多少勝算。
袁紹兵法謀略也不差,自然明白這個道理,有時候兵多未必就厲害,托著下巴笑道:“不過若真讓伯珪勝出奪了冀州非我所愿也,莫非真要我與他共分冀州?”
“主公若得冀州,如何是那韓馥可比?”逢紀微笑道。
袁紹點點頭,其實韓馥這邊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謀劃,到如今,拿下韓馥對于袁紹來說基本沒什么問題。
“最近公路那邊有何動向?”說完了冀州之事,袁紹開始關心這天下之事,不過這天下事如今看來,自己最大的敵手就是自家那兄弟了。
“后將軍處倒是未有異常,不過并州之地……”逢紀看向袁紹道:“主公,以最新得來的消息看,陳默已經于并州立穩了腳跟,雁門、太原先后落入其掌握,如今聽說云中那些胡人也投入其麾下,主公,此子不凡,需得當心吶!”
“伯道……”袁紹聞言嘆了口氣,隨即笑道:“伯道此人卻有本事,不過子遠歸來時不是已經說過伯道已經答應與我軍結盟?”
“主公,這盟約如何能信?”逢紀搖頭道。
袁紹聞言點點頭,如果盟約能信的話,去年諸侯討董就不會是那般倒霉模樣了。
“但如今既有盟宜,也不好相惡。”袁紹看向逢紀道。
“無需主公動手。”逢紀微笑道:“主公莫忘了,陳默這并州刺史之位乃是董卓所封,可暗使河內太守張揚為并州牧,主公只需坐看二人爭鋒便是。”
“張揚?”袁紹想了想,點點頭道:“也好,如今我先盡取冀州,便叫張揚試一試伯道吧。”
“在下這便去書信!”逢紀微笑道。
袁紹是諸侯盟主,既然諸侯反對董卓,自然就不會認可朝廷,這關東封官,自然便是由袁紹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