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劉能搖了搖頭笑道:“大將軍,既然群臣意見不合,此事不如緩和片刻如何?”
“臣可以等,但偽漢大軍已至中牟,再不出兵,滎陽以東之疆土必然大片喪失,屆時兵臨城下,陛下又要如何應對?”陳默反問道。
“屆時出兵也不遲吧?”劉能猶豫道。
“不遲?”陳默聞言搖頭笑道:“敵軍無需攻打成皋,只需攻下敖倉,再設法渡河,攻取河內,便能切斷朝廷與冀州、幽州紙聯絡,冀州戰場將被孤立,我軍便陷入被動之局。”
劉能還是猶豫道:“大將軍,朕覺得眼下并非最佳戰機,不如就如大司農所言,先出部分兵力,擊退曹操,而后緩圖?”
“當年董卓進京時,其實兵馬并不多,若這朝中群臣肯并力,董卓根本不可能得勢,但最后卻是董卓執掌朝堂,以至于諸侯并起,漢室衰頹,陛下可知為何?”陳默沒有反駁,而是反問道。
“當時朕還年幼,不太清楚。”劉能看著走近前的陳默,哪怕知道陳默不會對他不利,還是感覺心中壓抑。
“因為當時朝中有很多智者,如大司農這般,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牽扯,都不愿主動去招惹董卓,眼看著董卓進京,眼看著董卓一步步掌控朝堂,從不作為到無能為力,就是這般!”陳默目光看向一眾朝臣,微笑道:“今日,陛下莫非也要效仿當年,直到曹操攻破成皋,才肯正視此戰么?”
“大將軍,過了!”劉能被那股來自陳默的窒息感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瞪大了眼睛道:“朕乃天子,難道天子還不能決定這大漢之事?”
“陛下雖為天子,但陛下可曾知兵?”陳默分毫不讓,盯著劉能道:“兵者,兇器也,善用之,可傷敵,但用之不善,亦可傷己!”
劉能,最終在與陳默的對視中敗下陣來,不敢再去與陳默對視,也沒底氣與陳默對視,陳默軍威已經極盛,他不希望陳默贏這一仗,一旦陳默擊敗曹操,平定中原,聲勢必然拔高到極致,到時候恐怕更難對付。
但沒辦法,陳默氣勢太過雄厚,哪怕身為天子,面對此時鋒芒畢露的陳默,劉能也不敢太過分相逼。
“諸……諸位愛卿……”劉能將求助的目光看向滿朝文武,但卻沒有一人愿意在此時回應劉能的目光,甚至默默地低下頭,這一刻,劉能明白了,自己終究還是一個人吶。
“陛下,臣以為,大將軍所言甚是!”李儒躬身道:“當此之時,不可退讓半分,此并非只是兵戈之爭,亦是氣運之爭,容不得半點退縮!”
“請陛下發兵!”荀攸沒有多言,只是上前一步,躬身道。
“請陛下發兵。”越來越多的大臣站出來,聲援陳默,至于朝中武將……劉能從未指望過,陳默對軍隊的掌控已經達到一種極致的狀態,想要獲得這些武將的支持,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