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后,貂蟬差點崩潰,也幸好陳默和蔡琰等人每日陪伴,才漸漸讓她從那股子悲傷之中走出來,對于女人來說,沒辦法生育自己的孩子自然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不過也正因如此,貂蟬在府中是所有人照顧的對象,自己既然沒了生孩子的可能,便將這份母愛轉嫁到其他孩子身上,對其他孩子,都是視若己出。
為了避免貂蟬難過,蔡琰主動讓她跟自己住在一起,陪陳默也是一同……
當然,一家人能夠相處的如此融洽,除了蔡琰本身之外,也在于陳默能在大多數時候一碗水端平,顧及到所有人的心情,而且還有大量時間陪伴的緣故,這也是陳默自甄宓之后沒有再找女人心思的原因,五個已經讓他有些照顧不來,若再多幾個,他擔心自己后院兒變成修羅場。
況且自家女人個個姿容不俗,蔡琰知書達理,甄宓秀外慧中,云思早年坎坷,對外人清冷,但在陳默面前卻是溫柔似水,娟兒陪伴陳默最長,小家碧玉,貂蟬美貌傾城,大多數美女特征,自己這里都集齊了,所以陳默現在也很少對外面的女人動心思。
漢授十五年,對于陳默來說,毫無意外又是一次豐年,中原只要穩定了,每年的糧產幾乎比關中和河.北加起來還要多,最重要的是,這還遠遠沒到極限,中原還有很多潛力沒有挖掘出來,這兩年洛陽的政務主要都是圍繞關中展開的,包括分化宗族,吏治革新,書院建立,各處水利工程。
而這么多事帶來的回饋也讓陳默很滿意,繼續這般下去,會越來越富,直到達到陳默預計中達到平衡。
只是若真的達到陳默預算中的那個平衡,而還沒有展開新資源來源的時候,恐怕盛極之后,將又要迎來一場動亂和衰敗,這是陳默不愿看到,卻又必然會發生的事情,雖然那一天距離現在不會很近,以現在的發展速度,沒個上百年也到不了,但能夠預見那一天到來,卻又無法阻止的那種無力感,讓陳默很糟心。
現在能想到的辦法,只有盡可能的提高糧產、開墾土地,曾廣資源的來援,這個問題,他也跟荀攸、賈詡、李儒、徐庶這些頂尖智者探討過,但哪怕集結陳默麾下所有頂尖人才,也沒能想出一個太好的解決辦法,這天道循環往復,似乎是一種大勢。
在不考慮任何限制的推斷下,眾人想出來的也不過是獲取更廣博的土地,但這樣的話,以現有消息傳遞的速度,越遠的地方,越不容易控制,最后還是有可能分崩。
賈詡提出一種說法,可以通過商業、傳播文化的途徑,向目前已知的國家,包括身毒、大秦、康居、烏孫這些域外大國派遣使臣,一來弘揚華夏文化,二來可以吸引這些國家的高端人才來到中原效力,同時可以鼓勵百姓與域外經商,跟這些國家建交之后,展開貿易,將更多的資源運過來以養天下。
大漢如今的瓷器、絲綢對于這些域外國家來說,那可是珍寶,可以利用這個,從各國掠奪更多的財富、資源用來豐富中原百姓的衣食住行。
賈詡的這個想法無疑是最適合的,雖然眼前還遠遠達不到那種人口多到讓國家癱瘓的地步,但必須開始往這方面考慮,早作布局,但就算如此,陳默覺得這也不過是延緩那一天來臨的時間而已。
但就眼下而言,賈詡所說的計策,卻是能想到最好的辦法,先定個基調,等天下真的太平的時候,就可以著手布置了。
事實上,陳默的這個想法是有些超前的,但卻是結合大漢興衰從中悟出來的,每到人口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都會出現各種問題來削減人口,以往最大削減的方式就是戰爭,但未必沒有其他方式,所以陳默哪怕知道解決這個問題很難甚至不可能,也想嘗試一下,哪怕解決不了,但至少能給后世有識之士提供一個思路,或許將來可以解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