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館和鹿頭社的動作都很快,陳牧上午剛答應接受采訪,下午的時候就見到了鹿頭社的記者。
他們在大使館的其中一間會客室,布置了攝像機、燈光、麥克風之類的設備,采訪就開始了。
“很高興見到你,陳……嗯,你喜歡我叫你陳,還是牧,又或者是陳牧?”
主持人是一位知性美女,雖然年紀比陳牧大了將近十歲,可是渾身散發出成熟的魅力,正是一個女人最好的年紀。
之前她和陳牧簡單的溝通過采訪的流程,這一的采訪用的是直播的形式,會在網上完整的把采訪的過程都直播出來,采訪結束后鹿頭社才會對視頻進行后期剪輯,最終形成正式的新聞報道提供給各大電視臺和媒體。
“你可以叫我牧,我在國外的朋友都是這么叫我的。”
陳也隨意得很,面對漂亮的女主持人笑著回答。
他可是拍過電影的人,鏡頭感多少還是有點的,所以在鏡頭面前并不感到緊張。
而且,經過這一次的劫持事件后,他覺得自己的心好像受到了一次洗禮,一下子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變得有點不一樣了,他雖然想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可是卻確確實實察覺到了這種不同。
就好像眼前的這個采訪,如果換在以前,他肯定會多少感到激動的,畢竟對方是鹿頭社這樣的國際大媒體。
但是現在,當他坐在鏡頭前,面對著主持人,他卻并不覺得心里有多少波動……就很淡然,有種心靈得到了沉淀的感覺,非常微妙。
“牧,你的英語說得真好,嗯,你去過英格嗎?感覺你的英語帶著一股很地道的倫敦腔。”
“雖然很想去過英格看看,可事實上我從沒去過,感覺有點遺憾……嗯,以后找機會一定要去的。至于我的倫敦腔……”
陳牧想了想,隨便找了個理由敷衍過去:“我學英語的時候就是對著電視學的,看了不少英格的電影和電視,所以口音就變成這樣了……嗯,現在聽你說我的倫敦腔很地道,我還感覺挺高興的。”
女主持人笑了笑,感覺挺滿意的。
以她豐富的采訪經驗,本來以為要和陳牧多閑聊一會兒,才能慢慢打消陳牧在鏡頭前的拘束感,讓后面的采訪流程更好的推下去。
可讓她意外的是,陳牧居然表現得很自如,從一開始就沒有在鏡頭前表現得拘束,狀態非常好。
腦子里很快過了一下陳牧的個人經歷和背景資料,想到陳牧曾經參加過夏國知名導演的電影拍攝,心里多少有點猜測,或許因為有過拍電影的經歷,他才會表現得這么淡定的。
腦子里雖然想著其他的事情,可女主持人臉上的笑容卻一點也沒少,嘴里同時開始把之前準備好的問題問出來:“牧,并不是我有意對你恭維,你的英語在我所遇到過的夏國大學生里,屬于最好的,尤其你的發音,太標準了,真了不起。嗯,我聽說你在大學期間就輟學了,對嗎?”
“是的,我在大二的時候就在我所學習的大學——應城大學辦理了退學,然后去了疆齊省。”